小孩挽起褲管,趟過淺淺的溪,將木桶丟在一邊,狠狠地掬了一捧水,長飲了一口。

然後滿足的拍了拍小手,將小桶接上了。

泉水清冽、冰涼,中間還夾雜著一絲山泉特有的甘甜。

“高山多好水!”這是山裡人特有的享受。

水桶裝滿了,深吸了一口氣,小孩倏地提起,步履沉穩的轉身。

一桶水足有四五十斤重,比他體重還要沉上幾分。

憋住一口氣,小孩一步不停,踩著中規中矩的方步,彷彿尺子量過一樣的精準,朝屋子方向走去。

可能因為用力有些透支,脖子稍稍顯得有些淺紅。

“呵呵,不錯,今天水桶裝了九分滿了。”

爺爺滿臉高興的看著冷星稍有點淺紅脖子。

“你的力氣又見幾分增長了。”

冷星將水倒入缸裡,輕輕的撥出一口氣,脖子上的淺紅悄然淡去,胸部稍稍有些起伏。

冷星知道,自己剛剛有些逞強,才使自己氣息不均,甚至步伐都有失往日精準了。

爺爺教他負重走步行樁的功夫時,特別強調走步要謹記三字要訣:“沉、穩、準。”

步要沉,腰如挺松,下身如磐!

力透足心,根扎大地,而能求穩!

不偏不倚,重心中規,而能求準!

氣息要“和”,講究“勻﹑清、綿。”。

氣息平和,呼吸之間,不疾不徐,四平八穩是為“勻”

氣勻便不會有濁氣滯留於胸部,故而能清。

一呼一吸,有意識的延長呼吸節奏,天長地久,便能壯大肺﹑胸部功能,而使氣息綿長。

走步行樁的要訣是“沉、穩、準”。初練時,是不斷尋找一種感覺,一種平衡的感覺。

苦練不綴,一般人要三年兩年功夫才能摸到門檻。入了門後就是火候的問題了。

練至高深處,感覺就是自然而然隨心所欲了。

步履之間,不差毫釐,那種奇妙的平衡不會輕易被打破。

而一旦打破,那種玄玄感覺就會突然出現生疏,心境被震盪,需要一段時間重新溫養。

這就好像一片樹葉,受了一點掛傷,重新恢復它的原貌是需要一點時間的。

但是,功夫未臻至化境時,這種“玄玄感覺”功力的日漸深厚,卻又是在不斷的破而後立中緩緩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