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身不由己名被搶(第2/2頁)
章節報錯
嬸孃不必多慮,此乃天命,況人生際遇不同,命數多變,後事有不可輕斷,今侄兒與兩位小公子有緣,特求二名贈與兩位公子,可保公子15年無憂,後際遇如何,看個人造化而定吧!”說完,拿起身上的筆和帛便寫下一“熠”字一“煜”字。
“多謝賢侄”孔母趕緊答謝。
“嬸孃不必如此,侄,本今日便來與嬸孃告辭,近日多蒙照拂,我該歸去了”,接著又抱起兩個孩子,細細端詳一番,“你二人與我有緣,他日必能再見,這兩條珠鏈是我先師所賜,喚作陽‘文’、陰‘武’二珠,今日送與你兄弟二人,你兄弟二人且不可珠子離身,珠在人在珠失人亡。”說完向孔母和孔融一輯便大步離開。
左慈走到孔府門口,回頭望著裡面,不由大笑,自己默唸了一句“本非此間人,落地降凡塵;原是同根枝,何分為二人;待得十五年,陰陽必相合;去一存一時,飛龍定乾坤。”
說完望了望天,一片黃雲飄過,“你既然已經來了,那麼便是時候遵師命,終結這食人的亂政,還百姓清明的天地了”轉身捻起一陣輕煙,左慈竟憑空消失。再一看左慈已到了冀州鉅鹿郡,化作一老翁碧眼童顏,手執藜杖,坐在山中的一洞府中,洞外有三人正在採藥,左慈大呼“誰在我洞府採我仙藥?”
驚得三人連忙下跪,“打擾神仙在此清修,我名張角、此我二弟張寶、三弟張梁,我飽讀聖賢之書,卻因家中世代為民未得舉薦,不能造福與民,但見鄉里突發時疫不得不上山採藥,以救鄉親,望神仙見諒”。
“你三人既有慈悲之心,既可進洞府,我傳你三人《太平要術》三卷,以濟黎民,萬不可心藏私念,恐入萬劫不復之地”
“神仙可報姓名,我等必日夜供奉,以報大恩”
“喚我南華老仙就可,我去也”說完左慈又捻起一陣輕煙離開此地,留下張家三兄弟直跪拜磕頭。
話說孔府內,左慈走後,孔母與孔融大喜,誰也不願意自己家的孩子是妖,誰也更不希望把自家的剛出生的孩子墜死在襁褓中,又聽左慈說這兩個孩子的是匡扶社稷的大才,老太太更是望孫成龍,但又擔心孩子安危趕忙給兩個孫子帶上“文”、“武”二珠,對孔融說“我兒,起名本該是你這個父親應該做的,但思量元放之語不可不信,既這樣便就用這熠和煜,為我孫子取名吧。”
“方士之言本不可信,既然母親歡喜,那全依母親,這兩字雖不似我讀書之人手筆,卻也寓意深刻,望我兒似光,光耀門楣,光照大地匡扶社稷吧!”
孔母大喜,抱起孫兒問下人,誰是先生誰後生,接生老媽子連忙回覆“紅色襁褓中的公子先降生,藍色襁褓中的公子後降生。”
“好,那邊長子名孔熠,次子名孔煜,母親以為如何。”
“好好好,我的好孫兒,熠兒、煜兒,傳管家掌燈,大宴全府”。
孔府中瞬間充滿喜氣,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位幸福的笑容,只有一個人在暗自神傷,這個人就是孔熠,不過現在他叫孔煜了,‘什麼事啊,人家穿越都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我也穿越剛出生就差點被親爹摔死,好不容易活下來了,名字還被搶了’
他惡狠狠的看了一眼躺在自己身邊搶自己名字的哥哥,沒想到這時他哥哥醒了,正在嘴角上揚,一副得意的看著他在笑,他沒有看錯就是得意的笑,急得他大喊“還我名字,我必與你勢不兩立”,其他人聽在耳朵裡,又是一陣嬰兒的哭聲。
“二公子餓了”丫鬟趕緊叫奶媽,奶媽也不顧他的幽怨的眼神,急忙褪去上衣,抱起他只想著儘快將他餵飽,他不甘心的喊叫更大了,另一個襁褓之中的嬰兒彷彿更加得意了。
整個屋子亂成一團,一個孩子在大笑,一個孩子在大哭,奶媽急著把哭的孩子的嘴塞得滿滿的,丫鬟急得滿地轉。
哭過、喊過,沒有任何辦法的孔煜漸漸體力不支,哀嘆一聲“哎,認命吧”終於喝了幾口奶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