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煜連忙答道:“朱虛縣我們除惡揚善,一來為朱虛縣掃平禍患於百姓於商路都有莫大好處,二來震懾周邊整頓吏治,揚父親之威為北海主政打下底子,三則對世族大家做了敲打卻也不至於翻臉,而且從中收穫了我們安身立命軍隊的物質,也減少了府庫支出。”

孔融不滿道:“還有呢!”

孔煜知道孔融不滿的是什麼,說道:“對世族大家只能如此,用他們的錢財發展我們的勢力,徐徐圖之才是上策!”

一旁的龐統卻說道:“只是這樣處罰,有失公允,雖為當前最好的辦法,可心中卻感不對,以財富恕罪,實為不妥,還連累王縣令這樣的官員無辜受到牽連!”

王修說道:“在下無事,莫因在下掛懷,能有利於北海大事便好,若有利於百姓在下即便死也在所不惜!”

孔融這才滿意的點頭道:“天下官吏都如王修這般,如何大漢國運會至此!”

接著對孔煜和龐統說:“你二人行事,也是因當前時局所限,為我們到北海穩定所思慮,或許為了更大的大義,才不得已如此!”說罷看來看孔煜。

“可是,如此用錢財家用免罪,士元所說即是,我大漢律法何在?豈不知我大漢之所以衰落正是因恆、靈二帝買賣官爵、踐踏律法所致?”

眾人一驚,王修正要說,大人慎言,卻被孔融眼神打斷。

孔融接著說:“靈帝雖待我孔家甚厚,但我亦知其不妥,你二人年齡還小,又心有匡扶漢室的大志,若不早早剔除此等雜念,何談匡扶!更何談興邦!此番到朱虛看似收穫頗豐,可我卻覺得是失去的更多,若你二人時時以此事作為行事標準,那麼失去的便不是簡單的利益,而是良心,沒了良心何以為君子,何以能頂天立地!”

孔煜、龐統一聽,才知孔融究竟愁容為何,同時說道:“孩兒/侄,知錯了!”

一旁的王修聽得此話,也是不由一拜,說道:“屬下多謝賜教!”心中對孔融的敬佩又多了一分。

孔融看眾人此次,心中有了少許安慰,接著又說:“昨夜讓你二人抄寫《禮記》並非當時給左丞祖看,是讓你二人時時牢記先賢之語,做個堂堂正正的君子,回去之後便閉門抄寫,若不寫完不可出來,你二人可聽到了麼?”

龐統趕忙說道:“謹遵伯父教誨!”

孔煜卻在一旁默默叫苦,‘我這為你處理了這麼多事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獎賞便罷,還要懲罰,這小篆字極難寫,這十遍要抄到什麼時候!’

孔融眉頭一皺,問道:“煜兒,你還有何話說?”

孔煜見狀,不敢胡亂說話,只得說道:“兒在想為何抄《禮記》不抄《論語》,祖上聖人言論我覺的更好!”

孔融知道這是孔煜的託詞,也不戳穿,笑著說道:“既然你認為好,那你二人便抄完《禮記》,再抄十遍《論語》吧!”說完不再理二人,自己一人縱馬向前!

王修、陳到一笑跟了上去。

龐統幽怨的眼神再次遞來,說道:“讓你再心思敏捷口吐蓮花,你造的孽還要我陪你受!日後我當需離你遠一點,免得雷劈你的時候也連累我。”說完也不理這個遭雷劈的人,快馬跟上。

留下孔煜一人在原地發呆,剛才他那話確實遭雷劈,不由一嘆:“這不是過河拆橋麼,什麼都給你準備好了,你到北海當國相了,還給你解決了大麻煩,我卻沒用了,被罰在屋中抄書!”不過,他目視前方,看著前往劇縣的路,不到劇縣算不得到北海,轉念一想,又豪氣大喊:“北海國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