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臨終託孤賜佩劍
章節報錯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洛陽城烏雲密佈,已連下半月大雨,一日皇城正門平白卷起一陣龍捲風,刮斷中門龍旗,占星司急卜卦曰:“與主不詳!”。四月下宮中傳出訊息,靈帝病重,整個皇宮亂成一片。整個洛陽城也因靈帝病重,風起雲湧各方勢力都在暗自蓄力,其中最大的兩派便是大將軍何進和國舅董重。大將軍何進為何皇后兄長,皇子辨的舅舅自然是支援劉辨登基,而國舅董重是董太后的家弟,皇子協自幼因母親被何皇后害死,長在董太后膝下,董重也自然是支援劉協登基。
一日,天依舊下著大雨,黃昏時分有人急敲孔府大門,下人開門一看,原來是宮中的黃門小太監,便引他與孔融相見,孔融見狀急問:“黃門令何故此時到訪,陛下可有何急旨!”
小太監低聲說:“急死咱家了,傳陛下密旨,宣孔大人和孔二公子即刻覲見,此時車駕就在府外,大人呀快隨咱家走吧!”
孔融忙差人去喚孔煜,急急的跟著黃門小太監出府上車,一路上並未言語,孔融與孔煜各有所思!車駕今日並沒有走正門入內,而是由皇宮平時採買膳食的後門入內,經過幾個宮殿,便到了靈帝劉宏居住的寢殿。
一入寢殿,撲鼻而來的藥味充斥著整個宮殿,孔家父子參拜後,孔煜抬起頭來看到靈帝他躺在病床上,雙眼微微睜開看著他父子二人,聲色犬馬的奢靡生活已將這個高高在上的帝王消耗的只剩一絲生機,幾縷髮絲垂下顯得有些散亂,蒼白的臉,寬大的病服,毫無血色的唇,與他三十三歲的年齡極不相稱,倒像一個快要油盡燈枯的老人。幾個御醫依舊在熬藥試圖給他續命,床頭站立的劉協眼睛微紅看來剛剛哭過。
看到他倆後,劉宏打起一絲精神,對著孔融聲音沙啞的笑說:“文舉,你二人來了!孤這樣可叫文舉見笑了!”
孔融忙下拜,哭的說到:“陛下,正春秋鼎盛,必當會早日康復,何笑之有!”
“呵呵,文舉不必這樣,孤自己的身子自己知曉,孤年少時曾有得道高人為孤卜卦說孤壽元六十有六,孤這幾日細細算來,孤每日縱情與女色之中,一日當做兩日的過,今年三十有三正應此卦!不提也罷,倒是不知文舉可曾恨孤,以文舉之才學名聲,為九卿乃至三公都不為過,孤卻想讓文舉常伴身邊,這幾年間仍由你做這虎賁中郎將未對你升遷!”劉宏看向上方若有所思的說。
“陛下~”孔融正要說什麼,卻被劉宏打斷。
“文舉,不必多說,孤自知時日無多,就且聽孤說吧!”劉宏接著說:“古人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想孤本為孝章皇帝玄孫,解瀆亭侯劉萇之子,因先帝孝恆皇帝無子才得此大位,年少時權臣太傅竇武把控朝政,幸得中常侍王甫、曹節相助才得以誅殺逆賊得以親政,致使孤對宦官無比的信任,孤也曾平定異族胡羌之亂,想要做個明君,但得天下稍作太平時,孤卻被這世間情慾所迷懈怠朝政,以致黃巾之亂,也致今日之命劫,孤死不足惜可為天下謝罪,但朝政不可亂,便囑託給你等賢臣了,必定要續我大漢國祚!另一事是我以朋友身份囑託文舉之事,我僅有二子,不管誰能繼承大位,你都要保護另一人周全,望文舉應允!咳咳咳~”劉宏說完一陣咳嗽,將死之人舐犢之情盡顯。
“臣,必定護二位皇子齊全,遵旨!”孔融再拜!
“好,既如此,孤將這西園八校尉中四門虎符交於文舉,文舉即可與虎賁中郎將王越商議,孤的孩子就交給你們二人了!”劉宏激動的說,隨即看向孔煜接著說:“文舉,這便速去安排,煜兒為我義子,我且與協兒和煜兒說會話!”
孔融領命出殿後,劉宏一揮手讓其他人暫時離開!對著孔煜和劉協說:“協兒、煜兒你倆近前來!坐到孤的榻邊”。
待得孔煜和劉協坐好後,劉宏低聲說:“孤與你二人的話,不可告知外人,協兒、煜兒你二人從小就緣分甚厚,得以結拜為兄弟,煜兒也是孤的義子,你二人從小聰明伶俐,孤最疼愛你二人,今年你二人都將近十歲了吧!協兒命中有帝王之氣,孤也欲讓協兒登基為帝,只是天不與孤時,本想等你二人成年,孤立協兒為太子,授命煜兒為重臣,相互依存使我大漢再次中興,誰知孤命不久矣,看不到那一天了,但孤還要為你二人做最後一次努力,事成則大興事敗則大難,不管事成失敗你二人都要相互扶助,你二人可應允!”
靈帝雖然不是一個好皇帝,但是對於孔煜來說靈帝從小對他不錯,當即拉著劉協的手重重點頭。
劉宏大悅,一陣激動引的又是一陣咳嗽“咳~咳~,好~好~,煜兒去寢殿中央那幅江山社稷圖後面把那把劍取來!”
孔煜趕忙掀開牆上的江山社稷圖,一把劍鑲嵌在這畫後的凹槽中,平時看不出任何異樣,無法知道這後面還有這一柄寶劍!
孔煜登上凳子,費盡力氣將劍從凹槽中取出,遞到劉宏手中。
劉宏拿下布包的劍套摸著這把劍,像見了多年未見得朋友一樣,對孔煜說又像是對劍說:“建寧三年,孤曾得天外寒鐵,請國之良匠鑄造這柄劍,名為‘中興’,那時意氣勃發自封為‘無上將軍’想要成為先祖武皇帝那樣的千古一帝中興我大漢,但熹平六年時孤以為天下大興,陷於享樂中,將這劍藏於江山社稷圖後,老朋友已十幾年未見了,今日就把這柄中興之劍交於你手,望你成為我大漢的中興之臣!”
孔煜慌忙接劍拜謝!
劉宏看到孔煜接劍後,顯得十分高興,大笑起來,引的又是一陣急促的咳嗽,劉協忙去扶他,劉宏胸口一甜竟噴出一口鮮血,急的劉協、孔煜二人打呼:“御醫、御醫!”
御醫慌忙進殿,為劉宏診治,過得一會劉宏稍顯氣順,笑著對他孔煜和劉協說:“孤無礙的,想來文舉也該回來了,煜兒待得文舉回來你就可以和他出宮了,協兒也早點回寢宮歇息吧!你二人退下吧!”
劉協與孔煜行禮後,退出殿外!劉協望著天上還下著的雨,雙目顯出茫然的神色,問孔煜:“孔煜,你說我該如何是好!”
孔煜想念歷史上劉協悲慘的命運也不禁為他感到一陣淒涼,一把手拍到他肩膀上,說:“隱忍!你在這宮中就如同漩渦一樣,只有隱忍才能保全自己,你也一定要保全自己,我在外積蓄力量,必定會救你出水火!”
劉協轉身看到孔煜堅定的眼神,伸出手來,孔煜也伸出手,兩人的手掌重重握在一起!
這時,孔融安排好一切回到寢殿,問清靈帝的狀況後,便引著孔煜坐著來時的馬車回家,雨依舊在下,淅淅瀝瀝的打在馬車的篷子上,車內的孔煜摸索著‘中興’劍一直在想劉協這個從小長到大的夥伴的一生,對著孔融說:“父親,孩兒有一事相求!”
“嗯?說罷”孔融被孔煜的話打斷了思緒,回道。
“父親,可否幫助二皇子,讓他不要登上皇位!”孔煜說。
“這是為何?”孔融吃驚的問,本以為孔煜和劉協交好,會讓他幫助劉協登上皇位,沒想到竟然是不登大位!
“大漢的國運都壓在他一個9歲的孩童身上,況且後事如何都不好說,這一輩子他太苦了!”孔煜若有所思的說,但也沒有告訴孔融他知道劉協的結局悽慘。
“你能這麼想,倒也是真情所至,為父知道了!”孔融摸摸孔煜的頭,便不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