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已經瘦的幾乎脫了相,哪怕他虛弱得有些喘息,他也是大家許久不見的太上皇。

老臣們泣不成聲,頭在地上磕得碰碰響,邊磕邊哭喊著“太上皇”,眼淚鼻涕掛在鬍子上,滑稽得讓人想落淚。

北靜王快走幾步過去扶住,嘴裡輕聲道:“您慢點。”

走到豐親王身邊,太上皇站住了腳步,盯著他的頭頂,“孤來了,不是要請孤證明什麼嗎?這會兒怎的不叫喊了?”

豐親王只覺得眼前一陣陣的發暈,額頭冷汗直冒,抵在地上,頭都不敢抬。

只有到了這一刻,他才意識到今天的諸多反常。

從皇上的一言不發,到蕭首輔等人的鎮定,還有侍衛頭目的陽奉陰違。

什麼時候他的人被收買了?

皇宮外面的人,應該也不是他的親信在把控吧。

他不知道北靜王的人易容混進去,個個擊破。

他只覺得眼下心慌的厲害。

想到有人在他的身邊放了細作,他的一舉一動早就被人知道的一清二楚,從一開始,他就已經輸定了。

冷汗冒了下來。

他猛地抬起頭。

眼裡有不甘,憤恨,恐懼……

各種情緒齊聚心頭。

頭暈,頭暈……

說不出的眩暈向他襲來,眼前冒出了許多的小星星,星星轉的好快,快到他突然噁心,“噗”的一聲,一口老血從喉嚨裡噴出來,便倒了下去。

正在最關鍵的時刻,豐親王一激動,毒發了。

迷迷糊糊間,沒有人替他請御醫。

他聽見太上皇說這些年其實都是在後宮靜養,說皇上身子抱恙,太孫已經在回京的路上,皇上決定自動退位,將皇位還與太孫,也算是對先太子的一個交代。

還說了一些什麼,豐親王又一口血吐出來,接著便徹底暈死,聽不見了。

……

不過須臾之間,大天朝就變了天。

街上的人們竊竊私語,都在談論太上皇突然冒出來這件事情。

這麼多年沒有訊息的太上皇突然出現,帶給大家的震撼就如當初他的突然失蹤一樣。

要不是他親口說自己一直在後宮靜養,大家差點就信了豐親王的說辭,以為太上皇被皇上關起來了呢。

話說這豐親王藏得可真夠嚴實,覬覦皇位,能隱忍這麼多年,一直等到太上皇年老體弱的時候才動手,太有耐心了。

可惜他終其一生都不是王者,到底還是敗在了太上皇手下。

蘭太傅連夜寫了討伐豐親王的檄文,其實是把當初為皇上準備的轉給了豐親王。

豐親王府被抄家,追隨的親信全部被下大獄,該斬的斬,該抄的抄。

宮中皇上要退位,說自己病重已然不能痊癒。

有太上皇坐鎮,這麼些大動作竟然沒起任何波瀾,所有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皇位即將易主,蘭太傅等人也知道了那晚在忠順王府看見的太子乃是替身,及時寫就了為先太子平反的文章,將當年的龍袍事件都算在被人陷害上面。

老臣們讀罷,五內俱焚,肝腸寸斷。

讀書人想起先太子的仁慈和博愛,以及他曾經出臺過的許多政令。那些政令是那麼的體貼民生,廣納賢才。

一時間,讚頌先太子的文章一篇接一篇的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