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祖宗庇佑(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在大家都擁擠到恆舒典兌換自己賠償金的時候,恆舒典出了一個規定。
必須先到那堆搶救出來的物品裡看看有沒有各自的東西,實在沒有找到才能到臨時設定的賬臺處索賠。
有一家姓陸的,當年據說做生意被人騙光家產,老父親一氣之下病倒了,為了給老父親治病,便將家裡珍藏多年的幾件祖傳之物送去恆舒典當了。
老父親去世之後,陸家陸陸續續將東西贖回去了幾件,只剩下最貴重的一座小銅爐和一尊白玉觀音暫時銀錢不夠便先放在當鋪,但是也已經打過招呼,說是攢夠了銀錢便要過來贖回去的。
結果,前天傍晚當鋪派人過去說,那座銅爐遭了竊賊,怎麼找都找不到了。
陸家上下聽到這個訊息,心中無不悲慟。
父親去世之前他們還當著父親的面發誓,等到將祖傳之物贖回來,他們便拿到父親墳前磕頭焚香,向父親稟告這件事情,使父親在九泉之下能夠安心。
那是陸家歷經幾代傳下來的,到了他們這一代被典當出去,他們慚愧得無地自容。
一直盼著早晚有一天全部贖回來呢,結果,放在當鋪被人偷了。
當鋪說,已經到官府報了案。
只等官府將竊賊抓到,結了案,才能將東西送還。
現在如果他們著急要賠償,那就按照當鋪上約定的,賠償他們物品所當金額的三倍,往後即使再找回來,東西也不再屬於他們了。
這是當票上寫明白了的,陸家就是意見再大,都沒法和當鋪計較。
當初看見當票上的這個約定,陸家還曾經提出過異議,但是當鋪掌櫃說要是覺得不滿意可以到別處去當。
陸家思來想去,恆舒典給的當銀比別家高一些。
再說了,當鋪裡那麼多好東西都放的好好的,竊賊即使要偷,哪裡就能那麼精準,一偷便偷走了這兩件寶物呢。
就這樣,陸家便籤了那張當票,將東西放下,拿著銀子走了。
誰能料到越是心存僥倖,反倒越是會發生什麼。
祖傳之物還真就被竊賊給偷走了。
這讓他們百年之後,如何有臉去面對列祖列宗?
陸家沒有選擇當銀的三倍賠償,而是告訴當鋪的人,他們等官府抓到竊賊,拿回自己家的東西再說。
實際上陸家第二天就偷偷去了趟官府,找相熟的人打聽案子的情況了。
別看他們家現在落魄,可是當年有錢的時候,祖輩沒少為子孫們結善緣。
府衙裡的一名典吏官曾經得過他們家的幫助,兩家來往密切,早就成了不是同姓的親人。
旁人是不知道這層關係的。
當鋪更不會想到,一個看病都要靠典當祖物的破落戶,竟然還能在官府裡有熟人。
別看典吏的官不大,可是架不住縣官不如現管,越是小嘍囉,有時候反而越方便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