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一楞:“您是真的能聽懂還是猜的?”

太上皇美滋滋地笑了,像個孩子一樣得意,道:“孤都跟它學了那麼多天的鳥語,當然能根據它們的音調聽懂一些了,不過這些還不夠,孤還得繼續跟它學。”

黛玉都不知道自己該說點什麼好了。

一隻聰明絕頂的烏鴉,遇見一個同樣聰明絕頂而又好學的老頭。

便使得一切皆有可能。

北靜王還沒從太上皇準備離開的訊息裡走出來,看上去好像受了打擊似的,蔫蔫的。

只有在太上皇面前,他才露出了自己孩子似的一面,有些委屈地道:“父皇,兒子不想你走。不然乾脆讓兒子殺了狗皇帝算了,咱們便都不用離開了,還可以讓弘筠回來登基。”

太上皇知道他只是說說而已,他不是個沒有分寸的孩子,更不是個沒有腦子的孩子。

皇家兒女,從小見多了宮廷傾軋,哪個會是頭腦簡單的?

為什麼不直接殺了皇上,那還用說嗎?

動搖國本,傷筋動骨。

朝堂動盪是一方面,還有另一方面,就是沒法給皇上定罪了,那麼皇位就得傳給皇上的兒子,鐵定沒有弘筠什麼事。

如果強行扶弘筠登基,長公主府這些人,還有那些皇室宗親和皇上的親信,誰知道他們私底下會做什麼小動作。

萬一太上皇不在了,說不定他們便要起來造反,推翻弘筠的皇位,說他名不正言不順,要再立新皇。

更何況透過糧行得知,皇上還和安南二皇子勾結。

萬一大天朝出事,安南那邊會不會趁機作妖?其他蕞爾小國會不會趁機劫掠?

邊境那邊的兵馬,北疆,南疆,西境,能否抵得住這些國家的伺機入侵?

到那個時候,就不僅僅是朝堂動盪,而是天下大亂了。

太上皇只是想安安穩穩地換個皇上而已,可不是想將祖宗打下來的江山霍霍沒了,被人四分五裂。

說起安南,這一次安南大皇子登基之前,求天朝給冊封聖旨的時候,皇上一直壓著不肯給。

還是太上皇得知之後,親自命人寫就,蓋上玉璽,才交給安南使臣帶回去的。

這也是皇上想讓太上皇死的其中一個小原因。

……

北靜王蹲下來,趴在太上皇的膝蓋上,太上皇拍了拍他的頭,嘆了口氣,沒說話。

一時間屋子裡難得的安靜下來。

黛玉悄手躡腳,想出去,卻被太上皇喊住了:“丫頭,孤要離開,唯一不放心的就是你。孤想過了,離開之前必須先將你送回賈家去,知道嗎?”

一個無父無母的姑娘家,幼弟弱小,是護不住她的。

有些事情暗衛們不好出面,而北靜王的那個替身到時候就是個擺設。

必須有能捨命護她的人才行,那就是賈母和賈政。

黛玉點頭,從善如流。

北靜王看著她,心裡突然有些說不出的疼痛。

還沒離開呢,就已經想到了分別之後的日子該是多麼難熬。

如果在自己離京這段日子裡,她出點什麼事情的話,自己的天鐵定就塌了。

從小到大天不怕地不怕的北靜王,第一次有了提心吊膽的感覺。

看向黛玉的眼神便添了許多的擔憂和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