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都要冤枉死了,她哪裡就撒謊了?那膏藥是真的一年做不了多少的。

因為裡面的部分藥材有季節的侷限性,而這個時代又沒有大量的暖棚種藥,更何況種植出來的藥效與天然生長的還差了不止一個等級。

是真的真的一年做不了多少。

太上皇竟然以為她們學會撒謊了,冤不冤枉?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黛玉還有個問題一直沒顧上問太上皇。

當初公主府青嵐害黛玉,太上皇罰青嵐到山上禁足抄經書,後來交給太上皇十萬兩銀子才可以下山回家。

黛玉就想知道,那十萬兩銀子裡面是不是應該有一半是自己的?

太上皇一聽,我的天,你小小年紀竟然如此貪婪。

明明是我的威嚴嚇得公主府交上來的十萬兩,你怎麼有臉過來分一半回去?

公主府送銀子有你什麼事?

黛玉悵然,沒有我的事嗎?被綁走的人是我啊,如果沒有這回事做理由,你也沒法從公主府訛十萬兩好不好。

堂堂太上皇,竟然如此財迷,想盡辦法從別人手裡摳銀子,包括疤爺膏也是銀子好不好,也不知道他弄這麼多錢,究竟想幹什麼?

太上皇:“……”

“林如海,你是怎麼教導女兒的?竟然算計到孤的頭上來了?混賬!混賬!”

黛玉:“……”

臉呢?

兩個人不歡而散,黛玉好幾天都沒去崇箴堂請安。

直到那天侯英子過來答謝黛玉,要去給太上皇請安,聽湘雲說了這回事,侯英子才告訴黛玉,太上皇積攢的銀錢都去了哪裡。

發給那些在戰場上受傷計程車兵當撫卹金了。

這些人不是少數,從戰場上下來的時候每個人都發了相應數量的銀子。但是那點銀子真不夠做什麼,能堅持個三兩年就不錯了。

三兩年之後,他們帶著傷殘的身體,種地種不了,找活沒人要,生意又不會做,日子越過越緊巴,到最後很多人甚至出去討飯吃。

這成了太上皇心裡的一根刺。

每每和幾位將軍說起來,大家都能感受到太上皇的沉痛和急切。

這些都是聽修國公回家說起來的。

修國公說太上皇這些年想盡辦法蒐羅錢財,丁點大的事都要和人家用銀子來算,就是為了多替傷殘戰士積攢錢糧。

再者太上皇一直想找一個適合他們乾的活計,能讓大家老有所依,能憑自己掙錢吃飽飯,不用再出去乞討……

黛玉什麼話都說不出來了。

想了想,便隨侯英子一起去了崇箴堂。

太上皇很傲嬌地哼了一聲,故意將臉轉到另一邊,不去看黛玉。

黛玉在一旁坐下,從荷包裡往外掏東西,一邊掏一邊唸叨:“銀票一萬兩,銀票五千兩,銀票一萬兩……”

太上皇的耳朵支稜得老高,聽著黛玉在那裡清點銀票,想覷一眼,又擔心被黛玉發現,便一個勁地給常公公使眼色。

是讓常公公記下來那都是多少銀子,回頭他得想辦法給哄過來。

奈何常公公這個老東西體會不到他的意思,見他總是擠眼睛,便關心地問道:“太上皇的眼睛怎麼了?飛進什麼東西去了嗎?老奴給您瞧瞧。”

說著就要往前,伸手去看太上皇的眼皮。

氣得太上皇一呲牙,“你眼睛才飛進東西了。”

真是越老越愚蠢,有人在眼前點銀票,點的如此明目張膽。找上門來讓他打劫,這個老奴才竟然不知道警醒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