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用(26)(第1/2頁)
章節報錯
秣陵,南越國都。
物寶天華王氣蒸蔚,入眸之中盡皆是川流不息的人馬,還有那巍峨堅實的城牆。
一輛不甚起眼的烏篷馬車夾雜在人流中,向著城門處正遙遙前行,但等到了城門數丈之外,卻又給突然停頓了下來,引得後邊行人低聲謾辭。
車簾掀起,一個月白衣衫,容顏清俊的年輕人露出了臉來,踏著馬伕的脊背,緩緩地跨下了馬車,仰頭凝望著城門上方的“秣陵”二字。
雖然曾經在前身的記憶中看到過秣陵城的畫面,但今日卻還是第一次親眼所見,對於這古代城池,方思的好奇心可是一點也不少。
秣陵城也不愧是天下第二大城,光這文昌南門,就有近千米寬的護城河,更有三道巨大的吊橋橫跨其上,難怪會被稱為最難攻取的城池之一。
再抬眼一望,只見那城牆之上,隱約還露著道道陰影,方瑾在前身的記憶中瞭解過,那是一座座城樓,翹角飛簷,狀觀漂亮,就連他這個現代人見了,也免不了嘖嘖稱奇。
瞻仰了一翻城牆,方瑾按捺住心中的欲動,在馬伕的服侍下,再次跨坐上了馬車,向著城門駛去。
雖然作為一個現代人,一開始還是有些不適應這種腐敗生活,但方瑾也不想被人當作另類,只好逐漸習慣他人的服侍,這一年下來,雖然微有牴觸,倒也適應了下來。
隨著馬車緩步駛入城門,秣陵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南街,逐漸呈現在了方瑾的面前。
用手中摺扇掀起車簾的一角,方瑾入眼所見,不禁讓他想起了一句詩詞,正是那歐陽修筆下的“萬屋連薨清漢濱,樓臺金碧瓦鱗鱗”。
作為秣陵城最為繁華的街道之一,南街也可謂是門面擔當,一路所見,其房屋鱗次櫛比,店鋪滿目林立,一個挨著一個,全是風火牆隔開而來,翹角飛簷的。
這一路之上,不管是行人還是貴胄,衣著服飾都頗有講究,有華美奢侈之風,也有淡雅高麗之美,由此更可見秣陵的生活水平。
行走在專用的車道上,馬車的行進速度並不慢,只短短一刻鐘時間,便跨過數座落橋,方瑾掀簾一瞧,不遠處那高大的府邸,逐漸映照眼眸之中。
雖是被“趕”出家門,但做為清檀方氏的子弟,平日裡的狐朋狗友自然是不會少的,這不,方瑾便上趕著來打秋風了。
“哎呀呀,方兄大駕光臨,實在令寒舍蓬蓽生輝,蓬蓽生輝啊。”
只見馬車剛剛落停,府門前便跑出了一位少年人,身材不甚高大,面貌也不甚英俊,但眉宇之間卻自有一股貴氣。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朝典農大夫之季子,如今正在下邸學宮求學的桑祁。
南越朝的官僚制度類似於古藍星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只是名稱略有不同罷了,這個典農大夫的職位,就相當於唐朝的司農寺,掌管著糧食積儲,倉廩管理,官吏俸祿等等,是正兒八經的三品大員。
而桑祁作為此等官家季子,不說要風有風,起碼也能也算得上一方人物,但可惜的是,他卻對官場仕途毫無興趣,整日裡醉心詩詞歌賦,更好狎妓春樂。
緩步踏下馬車,方瑾對這個年少時的夥伴在瞭解不過了,翻了翻白眼,也不接桑祁的話茬,只是向著府門內走去,口中說道。
“我現在可是無家可歸,兩手空空了,特地到你府上來做點零雜瑣事,以為謀生。”
“好啊,正巧馬房那邊還缺個慄夫,方兄要是不嫌棄,試試?”
兩人性子不差,桑祁也不見外,隨口便開起了玩笑,還挑了挑眉頭,彷佛在仔細思考著,堂堂方家子弟來給他的馬餵食,這是一種什麼體驗。
雖然近一歲時光未見,但玩笑了兩句之後,兩人之間的疏離感頓時消散,又變成了一起狎妓的好夥伴。
跨過內堂之後,來到了桑府的眷院,這裡是主人家歇息的地方,也是當朝典農大夫的書房所在,既然要借住他人府宅,自然是要拜訪主人家的。
無視了桑祁的擠眉弄眼,方瑾正了正上下衣冠,輕聲敲響了紫檀木門,口中謙恭的說道。
“亭鄉呈候,護黎中郎將之子,方瑾,特前來請見大夫。”
雖然平日裡跟桑祁有說有笑的,但是在拜訪長輩時,方瑾的態度端的很正,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靜謐了片刻,書房內傳來了一道擱筆聲,隨後又有一道渾厚的嗓音響起,道了聲進。
聽得回覆,方瑾不急不慢的撩起長衣下襬,踏過三尺之高的門檻,徑直推門而入。
“後輩末學,見過大夫。”
才入書房,方瑾就感覺一股檀香味撲鼻而來,令整個人都精神了幾分,但他也不好隨意亂看,只能壓制心中的好奇,低頭對著主位上的人影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