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羽!”宋元昭震驚,“你說什麼?是你乾的?你可知你所為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蕭羽冷笑著拍了拍宋元昭的臉,用她從沒有聽過的陰鷙語氣說道:“那就一起死吧!”

繼蘇府之後,又有一則訊息像長了翅膀傳遍京城,這次的流言更是離譜,百姓們聽聞長公主勾結外國謀害陛下,陛下身中奇毒昏迷不醒,雖流言兩日後便被人壓下,但到底還是引起了一些恐慌,京中流言四起,動亂將至。

此時宮中更是一片慌亂,太后守在皇帝身邊幾日未曾閤眼,聽聞陛下乃是在長公主那發病,心中埋怨公主多矣。

“陛下到底是何情況,已經多日不曾早朝,難道連我等親兄弟也要隱瞞嗎?你們是何人?”宋元瑾寢殿外面守著幾名黑衣人,面對五皇子質問不為所動,陳太妃眼中閃過濃濃忌憚和竊喜,這是傳說中的龍衛?看來皇帝真的出事了?

“陳國祿!你恬為陛下近侍,此時把持龍體是要造反嗎!”五皇子見陳公公自殿內走出,上前兩步怒喝道。

“大呼小叫,出言無狀,這就是陳太妃教你的規矩嗎?”太后步出殿門,冷笑著立在門前,“陛下身子不適,需要靜養,諸位退下吧。”

陳太妃當然不肯輕易放棄,上前一步道:“太后娘娘,我等聽聞陛下龍體欠安,實在憂心,何況皇子們手足連心,懇請太后娘娘開恩,許我等見陛下一面!”

五皇子見狀直言擔心兄長情況,跪求見陛下一面,其他皇子公主年紀不大,懵懵懂懂也跪了下來。太后臉色不虞,盯著陳太妃,陳太妃打定主意非要見到陛下,此時恭敬行禮,不吵不鬧,反而更難推搪。

就在眾人僵持不下之時,又一人自殿內走出,一柄長劍自上而下直插入五皇子身前地面,劍穗飄飄掠過他的臉頰,五皇子嚥了咽口水抬頭看去。

“真是把好劍,削鐵如泥摧金斷玉,真可惜被束之高閣許久,陛下有旨,昏君佞臣著本將軍先斬後奏,諸位有事,不妨等陛下醒來再做定奪?”

太后看陳太妃面如土色心中痛快,扯了扯嘴角,輕飄飄的訓斥道:“尚方寶劍不可輕易出鞘,將軍太兒戲了。”

李清意從善如流,隔空將寶劍收回,恭敬道:“太后教訓的是,恕微臣無狀!”

陳太妃為首眾人見將軍出手神鬼莫測,又有太后連消帶打早已萌生退意,找了藉口就退了回去,路過的四皇子宋元霆全程看了熱鬧,看眾人灰溜溜退走不由冷笑,不自量力。

“殿下不擔心陛下安危?”

他身邊的小廝是自小在白馬寺跟他的那個,二人一路出宮,一路閒聊,四皇子總往宮外跑,侍衛們無人敢攔。

“擔心什麼?宋元瑾是個黑心的,他不算計別人就不錯了。”二人一路行至弘文館,“我要的漕策論可抄完了?”

漕策論是先人著作,只有宮中收藏,民間多是仿本,章節雜亂不全,自發現李青玄買了許多仿本來比對,他派人在宮中藏書處找了一天,才將原本找到,偷摸的拿到弘文館讓人抄寫。

拿到手抄本,宋元霆將原本交給身邊小廝送回宮中,自己則拿著仿本翻進丞相府。

“殿下?”李青玄正在寫奏摺,宋元霆瞥了一眼,具是勸諫陛下關心朝事,不可荒廢朝政之言,他忍俊不禁,人人都道陛下龍體欠安,偏他以為陛下惰怠不肯上朝,真是有趣。

“今日逛街,偶遇一人兜售前人藏書,找到一本這個,你看看”

宋元霆隨手將漕策論扔在桌上,李青玄一愣,拿起書來仔細翻看,面露喜色道:“竟然是完本的漕策論,那人可還有別的書冊在售?”

宋元霆摸了摸鼻子,鎮定道:“只有這一本,沒有別的了。”

“多謝殿下,我找了許久,殿下可幫了我大忙!”

他見李青玄確實喜歡也面帶笑容,說道:“四月正值雨季,我領了任務巡視通河水堤,倒可近距離觀察水勢變化,你可要同去?”

宋元霆知道他醉心治水之道,早已向陛下請示過要巡堤,並心機的讓陛下批准多一人同去,人選自己決定。

李青玄意動,得知陛下首肯更是沒有絲毫猶豫,直接應了下來。

“如此甚好,我們再過五日出發!”

“好,謹遵殿下命令。”李青玄看著手中書冊愛不釋手,全然沒有注意殿下看向他的眼神,隱忍專注,引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