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裡父母和陳慈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劇,見兩人回來,也沒多說什麼,只是招呼一句“過來吃水果。”

12歲的陳慈即將小學畢業,成績不好不壞的她在幾次模考中勉強能夠上俞東二中的錄取分數線,偏是這樣也將陳家夫婦高興壞了,直誇她聰明,於是給她買了新裙子做鼓勵。

陳慈穿著白色的新裙子走到陳東隅面前,揚起一張圓潤的臉龐問他:“哥哥,我的新裙子好看嗎?”

他隨意打量了下,有些敷衍地“嗯”了聲。

“你都沒細看。”她不滿地說。

陳東隅沒回答她的問題,反而說了句:“吊牌沒摘。”

等到兩人回房的關門聲響起,她還是一臉疑惑。

“哥哥這是什麼意思?”她嘴裡嘀咕著坐回陳母身邊。

“傻孩子。”陳母慈愛地揉了揉她的腦袋和她解釋,“你說你哥沒細看,他都知道你身上的吊牌沒摘所以怎麼沒細看?”

原來是這樣啊,陳慈恍悟過來後,終於笑了。

房間內,陳桑晚在小心翼翼地拆書皮,翻書頁。

結賬的時候陳東隅就注意到了這本《伊斯坦布林假期》,只是沒想到她會這麼喜歡,寶貝成這個樣子。

“以後想去伊斯坦布林看看嗎?”他在對面脫了風衣後走過來。

聞言,她捧著書仰頭看他:“如果可以,當然想啊!”

陳東隅沒說話,卻默默地記下了她的心願。

略一偏頭看到了袋子裡紫皮的文數五三,頓生感慨:“08年出的五三,我們這屆09年的高考生開始試用,到現在也五年了,它越來越暢銷了。”

“是啊,時間過得真快,哥你都要大學畢業讀研了,我也還有一年就高考了。”陳桑晚也忍不住說道。

突然想到了什麼,她問他:“當年那本你用過的五三還在嗎?”

陳東隅頷首:“我找給你。”

他回到對面,從床底下拖出一個收納箱。

沒過多久,便拿著一本半舊的五三過來。

陳桑晚粗略地翻了翻,看著每一頁哥哥都寫得滿滿當當的筆記,心裡突然升起一股戰鬥力。

他看著她把五三又合上遞還給他,有點疑惑。

於是她動了動唇,解了他的困惑:“你這是理數,我是文數,參考不了多少的。”

“我想看看你的五三,是想知道當年你是怎麼學的,我好緊跟上你的步伐呀!”

“嗯,你跟得很牢。”他溫聲說著,眼底浮現了一絲薄薄的笑意。

“那我能考上俞大嗎?”

以她現在的成績還不算太穩,一個掉以輕心就可能和俞大擦肩而過了。當初就是覺得學理太吃力了,跟哥哥商量後才選了文科,只是文科需要背需要記的太多,有時候一不上心,少背一點,下滑的成績就立刻來警示她了。

“怎麼不能,你的努力加上我的輔導,一定能。”他堅定地注視著她說。

“如果這樣就太好了。”她眼神清亮,彷彿能想到以後和哥哥一起走在大學校園裡的畫面。

後來,兩人先後去外面的浴室洗了澡。課桌兩邊,陳桑晚在學習,陳東隅在看書,互不干擾。但偶爾她也會湊過去問他問題,他偏頭和她耐心講解,兩人挨的很近,頭頂的光泛著暖黃,不偏不倚地打在書頁上,打在他們身上,彷彿在給他們的未來指引出一條光明的路。

上了高三,陳桑晚越來越覺得時間不夠用。

在高強度的學習下,她又瘦了不少,陳父陳母也在伙食上下過功夫,但依然不見好轉。

於是陳母勸她:“桑晚,不用這麼拼,順其自然就好。”她沒說出她對她的安排,是怕在這個關鍵時刻打擊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