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前,陳母只叮囑了兩句話給留在家的兄妹倆。

“阿東,你現在高三了,等會兒就去學習。”

“桑晚,把碗洗一下。”

短短兩句話,沒有多少溫情與關心,只有冷淡和命令。

透過玻璃窗,陳桑晚看到他們三人牽手離開的背影,陳慈笑著鬧著,他們寵著縱著,溫馨幸福,和諧美滿。

這才是真正的一家人,無人能插足。

“桑桑,不要羨慕,你還有我。”陳東隅看到女孩眼底流露出的渴望,不由地伸出手將她抱到懷裡。

“哥哥”她也回抱住了他。

他用雙臂圈出了一方天地,那裡只容得下她進去。

而她窩在那裡,只覺得安心和滿足,可以什麼都不想,也可以什麼都不要。

多年後,她才知道凡事都有兩面性。這一方天地給了她依賴,也禁錮了她,想離開卻做不到,最終將自己掙得頭破血流。

“嗯”

“我沒吃飽。”陳桑晚低低地說,飯桌上都是陳慈愛吃的,她不能跟她搶。

“哥哥給你開小灶。”他聽了她的話,將她放開,轉而拉著她的手朝廚房走去。

後來陳桑晚心滿意足地吃著哥哥做的番茄雞蛋麵。

而陳東隅看著妹妹吃得開心,就連洗碗的動作都加快了不少。

……

這天下午,高三學生加了一小時的自習時間,陳東隅沒法通知陳桑晚,心裡正有些焦急,只聽外面走廊忽然傳來班主任吳老師溫厚的嗓音。

“小姑娘,你在這裡等誰呢?”

“我等我哥哥。”

女孩清脆的語調一響起,陳東隅便知道外面是誰了,頓時他有些坐不住了。

“你哥哥叫什麼名字?”

“陳東隅”

那是他第一次聽到桑桑叫自己的全名,不太熟練,三個字都是從嘴裡慢慢蹦出來的。

他聽著有些怪,可眼神卻莫名一軟。

教室過於安靜,大家都在努力奮鬥,加油拼搏著,完全是一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狀態。

可當這窗外之事戳中了大家的好奇心時,聖賢書便被拋在腦後了,一個個耳朵都豎得高高的,彷彿不願意落聽一個字。

窗外的聲音還沒有繼續響起,他們就看到班長突然站起來,大步朝門口走去。

陳東隅走出門,一眼就看到了他的桑桑。

小姑娘揹著書包乖乖地站在吳老師身邊,看到他時,嘴角一彎,雙眸染上了光華,整張小臉都變得神采奕奕的。

“哥哥”她朝他走去。

而他自然地伸出手牽住了她。

“東隅,快把你妹妹領進去吧。”四十出頭的吳老師沒有中年男人的大肚腩,他站得很挺,說話的語氣也很溫和,“也不知道小姑娘在這站了多久。”

“老師,我剛來不久。”她脆脆地回答。

“好,快進去吧,在外面等多不舒服。”吳老師溫和一笑,領著兄妹倆從後門進去。

“小姑娘,你坐那好了。”他指了指靠窗邊的一個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