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之後,武英殿議事。

燕王太妃徐氏雖然參與,但只坐在側殿中凝神靜聽,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露面的,大小事務議定後,李允熥會簽字蓋印,難以議定,徐氏才會居中調和。

李允熥就坐在徐氏的身邊,百無聊賴的擺弄著手中的玉如意……自從四嬸參與武英殿議事,他就不能在這兒補覺了。

“四嬸,阿錦還是不肯讓我……”

“此為武英殿!”徐氏瞪了眼,“兒女私情,回了坤寧宮再說。”

“帝后不和,還不是大事?”李允熥小聲嘀咕,提起筆繼續抄書……按照順序,今日已經抄到《魏書》了。

外面還是吵吵嚷嚷,兩邊鬥個不停,李允熥聽得一邊抄書一邊打哈欠,這種事只能用實力去判斷,去權衡……要是官軍能打得過燕軍,也沒這麼多屁事了。

現在關鍵就是打不過,而且燕軍還掌控金陵,怎麼可能老老實實讓出來?

光是憑掌控金陵,李高煦、李高熾就拉攏了不少文武官員……大夥兒的家眷都在城內呢,很多人就是以此為理由,遮遮掩掩的投向了燕王一脈。

凝神聽了好久,徐氏嘆道:“蒙古扣關,此事不可延誤,陛下如何想?”

“都行吧……”李允熥含含糊糊的胡扯了句,突然眼睛一亮,衝著不遠處侍立的一個青年招手,似笑非笑的說:“從正五品降為正七品,不高興了?”

昨日武英殿議事,李允熥難得和李高熾爭執起來,還是為了谷王。

李高熾還是想讓暗通燕軍的谷王恢復爵位就藩,而李允熥絕不答應……那傢伙害的我這麼慘,他倒是能舒舒服服回去當他的藩王了?

絕不可能!

這次,徐輝組等老人都站在了李允熥一方……對於暗通李棣,意欲開啟金川門的谷王,他們都恨之入骨。

呃,另一個意欲開啟金川門,而且還成功了的李京隆……現在有點悲催,被朝臣唾棄,又被李高煦大罵,懷疑他聯手李允炆暗害李棣。

對了,還有那個勸李棣謁陵的楊子蓉,如今已經是臭狗屎了,誰看見都要繞著走。

李高熾和李允熥爭了好久,最後還是徐氏出來做和事佬,谷王恢復爵位,但軟禁金陵,不許就藩。

之後李允熥私下找了徐氏,把谷王府長史劉璟要到身邊做箇中書舍人。

藩王長史,正五品,而中書舍人,不過正七品。

“要不是昨日茹瑺說漏了嘴,朕都不知道呢!”李允熥冷笑道:“便是你壞了朕的大事!”

劉璟面無表情的行了一禮,閉口不語,心中腹誹……也有臉說是大事!

什麼大事?

逃跑的大事?!

“陛下?”徐氏微微皺眉,“陛下當有胸懷四海的氣度。”

“四嬸,便是他密報皇兄,使谷王府被搜捕,最終皇兄下令軟禁在京藩王!”李允熥氣道:“若非如此,我早就跑了!”

“忠心可嘉。”徐氏嘆道:“久聞誠意伯次子之賢能,日後還請多多提點陛下。”

劉璟身為誠意伯劉基劉伯溫次子,長兄早年在藍玉案中被牽連賜死,劉璟不肯繼承爵位,讓給了長兄的兒子,此事使劉璟被一時稱道,就連太組皇帝也頗為讚譽。

劉璟再行一禮,退到側面。

李允熥還不罷休,嚷了句,“待會兒去校場演武,你別跑……”

“陛下!”

“四嬸,侄兒只是說笑……”李允熥趕緊求饒,這兩天抄書抄的手都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