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鋒銳如刀(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高熾笑道:“方先生須知,本朝自胡惟庸後,撤三省,不設宰相,無門下省,帝王詔令,需六科給事中齊上書方能止。”
李高熾這明顯是在調戲方孝如呢,就算六科給事中之前齊心……如今兩方勢力對峙,多少官員都在挑邊站,現在肯定是不齊心的。
但人家方孝如顯然是個死腦筋,跪在那一動不動,這是要逼宮啊!
“方卿,這等事你找朕有什麼用……”李允熥無奈的說:“去找燕王世子、魏國公才是正經的,要不……你給他們磕兩個?”
徐輝組臉色難看的緊,側過頭去懶得搭理,反正這事兒是你定的,我不管!
李高煦好懸沒笑出來,陰惻惻的附和道:“方先生給王兄磕兩個,說不定本王就不要親王爵了呢。”
李高熾心裡MM(P),真讓這位給自己磕頭……那朝中文官怎麼看自己?
大殿內靜得好像一根針落地都聽得見,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那個階下保持跪立姿態的身影上。
方孝如在朝中說不上有多高的威望,但聲望卻是無人可及,徐氏掀開簾子,走下臺階,扶起方孝如,“先生……”
只來得及說出兩個字,方孝如猛地甩開徐氏的手,重新跪下,高聲道:“太組皇帝立規,婦人不得干政!”
讓人意外的是,第一個跳出來的是登基才兩日的皇帝李允熥。
“婦人不得干政,今日皇嬸垂簾,為何方卿入殿不提,此刻嚴詞!”
李允熥冷笑道:“當年朕力勸皇兄,方孝如其人,飽有才學,為朝文氣之首,或能輔政,但軍國大事非其所長!”
“若非你和黃子澄、齊泰蠱惑,皇兄何以行滅藩之舉?!”
“若非你屢出昏招,數十萬大軍何以埋骨山東?”
“若非你非要召回魏國公,四叔何以大勝渡江?!”
劈頭蓋臉的一番話,殿內登時一陣騷動,很多人都立即反應過來了,滅藩……僅僅從這個詞來看,陛下對五年前先帝削藩之舉也是不滿的,那時候陛下也是被針對的一員。
“六哥,當日行靖難事,為何缺了此人名姓?”
李允熥罵道:“此人看似忠君報國,實則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天下大事,多壞於這等自命不凡之輩!”
“還力勸皇兄與金陵共存亡……皇兄自焚宮中,方卿倒是還能登堂入室……”
說到這,方孝如已經是渾身顫抖,下面多位文官蠢蠢欲動,而魏國公徐輝組突然出列,“方先生乃天下大如……”
“既然是天下大如,去授經義,去修史啊,為何要摻和國事?”李允熥冷笑道:“魏國公是為方孝如打抱不平?”
“既然如此,魏國公是不許老九晉封親王了?”
徐輝組神色複雜,嘴唇微啟,最終保持了沉默,只轉頭示意幾個官員扶起方孝如走到遠處。
保不住方孝如,徐輝組怕李允炆捲土重來沒辦法交代……畢竟到現在,也沒找到李允炆的屍首,宮內大火留下的幾具焦屍實在無法辨認。
但徐輝組是贊成李高煦晉封親王的……如此一來,才能在各個方面和即將繼承燕王位的李高熾分庭抗禮。
李允熥不理會階下諸多文官的眼神,扶著徐氏重新坐定。
他並不後悔今日的選擇,其一,添徐氏,是當務之急。
其二,罵方孝如,是他早就想做的事了,去年只是吐了這廝幾口唾沫,沒過癮啊!
其三,李高煦不晉封親王,如何與李高熾相抗衡呢?
用如此尖酸刻薄的話訓斥方孝如,李允熥這位才登基的皇帝自然會被文官體系排斥,但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武力將是這個國家權力中心的主旋律。
如果最終能鹹魚翻身的話,李允熥自然是要將這些文官大換血的,反正記得的名臣多的是……雖然氣節上比下面這些文官要差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