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臺之上的朱祐極,突然開口。

“你說。”齊星文道。

“周師雕像,不是一直是由青雲書院鑄造和看管嗎?”

“為何會在稷下學宮呢?”

朱祐極將心中疑惑說了出來。

依照儒道那一世的推演記憶,應該是青雲書院為了修復名聲,在門口豎立周師雕像,供讀書人參觀,名留青史。

可為何到了上界,卻變成了稷下學宮?

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就是你來此的目的?”齊星文眉頭微皺,反問道。

“算是其中之一吧。”

朱祐極知曉他誤會了,但他也懶得解釋,他本就需要一個身份,現在【儒道文心】被看穿,稷下學宮已經篤定自己就是青雲書院的大儒。

自己再這麼解釋,別人也不會相信的。

畢竟作為青雲書院底蘊的最上品功法【儒道文心】,出現在一個神秘大儒身上,還有什麼其他解釋嗎?

沒什麼好解釋的了。

就算不是出自青雲書院,也與青雲書院關係密切,不然早就被青雲書院的大儒追殺了。

“其中,隱藏著青雲書院與稷下學宮兩家的博弈,也關係著周師的儒道。”齊星文猶豫了一下,說出了實情。

“博弈?儒道之爭?”

朱祐極一瞬間想到了很多,關於周浩蕩的儒道,他是最為清楚的。

這種儒道,不奉君王,只為黎明蒼生。

對於任何一個王朝來說,都是難以容忍的。

他們可以忍受一個周師,可以忍受這種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思想,但……他們絕不能容忍,天下讀書人,皆效仿周浩蕩。

儒以文亂法。

讀書人的傲氣,讀書人的清高,一直以來都是各個國家頭疼的方面。

好不容易在程亞聖的推動下,天下儒道開始與王朝氣運結合,儒生們開始出入世,開始為江山社稷服務。

這才有了那一句話,學得文武藝,投效帝王家。

與王朝氣運相連,對於讀書人來說,有利有弊。

利是,與王朝結合之後,儒道修行可以突飛猛進,但同樣,會受限於帝王和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