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在觀星臺之上,面對漫天繁星,我們不妨就與此為題吧?”

齊星文抬頭看向天空中的繁星點點,開口道。

“可以。”

朱祐極同意了。

“筆墨紙硯。”

齊星文微微頷首,輕搖摺扇,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

下一刻,青光浮現,筆墨紙硯等作畫工具,逐一浮現出來。

分別落到兩人的身側。

“請!”

“請!”

兩人互相行禮,然後走到懸浮的宣紙前,開始提筆作畫。

齊星文墨筆揮動,按壓硯臺,沾上濃厚的墨汁,點到宣紙之上,開始勾勒星空夜景的畫面輪廓……

儒道丹青師作畫,與尋常畫師作畫不同,不光講究畫面構圖,更要蘊含意境,展現出儒畫的特殊之處。

筆落驚風雨,畫成鬼神懼!

這是儒畫的最高境界。

也是丹青師追尋一生的境界。

相傳唐朝有一畫師,稱之為畫聖,名叫吳道子,他畫的鐘馗捉妖,能夠鎮壓邪祟,剋制煞氣,更有剋制鬼神之效。

兩人比丹青之術,可不僅僅是比畫,也是在拼儒道修為,拼對於漫天繁星感悟,甚至是對於自身道的領悟。

將自己的感悟,融於畫中,才能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

隨著齊星文的落筆,朱祐極的墨筆也落在了身前懸浮的宣紙之上,清氣湧動,匯聚於筆尖,勾勒出點點繁星,落於紙張之上。

意境湧動,周圍的畫面,逐漸扭曲,彷彿有一道道深紅星辰,不斷湧現出來,覆蓋住朱祐極作畫的身影。

見狀,齊星文微微一驚,他沒有想到朱祐極的畫功如此出色?

僅僅落筆幾下,就透過清氣,勾勒出了意境空間?

果然,他也是精通作畫的大儒嗎?

齊星文收斂自身情緒,將全身心都放於畫上,同樣點出繁星,湧現出點點星光,凝結出相對應的虛幻意境。

兩股虛幻意境,相互對抗,佔據著觀星臺的兩半,猶如地面上的太極魚一般,分庭抗衡,難分高低。

隨著兩人作畫的深入,對抗的虛幻意境,開始逐漸浮現出星辰變化。

對應齊星文的虛幻意境,浮現出來的是一片璀璨耀眼的星空,其中最為出眾的,便是七顆閃耀著別樣光芒的星辰,他們對應勾勒形成一個勺子的形狀。

“北斗七星?”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四星,組成鬥身,稱之為魁。”

“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稱之為杓。”

“看來,星文是打算利用北斗七星,對抗柳雲的星辰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