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既然身負【儒道文心】,又是大儒,最差也是青雲書院長老級別的,此番前來,欲意何為?”

“昭然若揭。”

“周師之道,絕不能斷絕,這才是我們讀書人未來的希望,讀書人絕不能成為王朝的工具。”

“我稷下學宮既然為周師立像,就該為周師留下傳承之火。”

“為此,哪怕得罪幾大國,老夫也在所不惜。”

聽見院長的話,三人肅然起敬,紛紛拱手行禮道:“我們誓與院長、稷下學宮共進退,同生死。”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周師之道,不能斷。”

“讀書人的頭,也不能低。”

周行天語氣堅定,背對三人的背影,猶如高山一樣偉岸。

……

此刻,朱祐極已經登上了第三千三百四十六的臺階,超越了當代院長周行天。

石碑之上,一個空名字的資料,超過了周行天。

姓名:石階數:三千三百四十六

從超越周行天的臺階數之後,朱祐極感覺每一步所帶來的壓力,都是成倍的提升,不光是清氣與文氣的壓制,更多的是一個個儒道文獻所帶來的的意境。

從三千階以上的封印物,就有些特殊了。

不光是蘊含文氣和清氣的物品,他們還封印了特殊的靈性,其中就包含著古籍的意境。

比如,朱祐極現在腳下的石階,其中就封印著一門極為特殊的古籍意境。

朱祐極的腳剛剛踏上石階,一道略顯佝僂的身影,就從石階之上,浮現了出來。

周圍的景象隨之變化,恍惚之間,朱祐極就來到了一處竹林。

竹林間,清風徐徐,竹葉隨之晃動。

朗朗讀書聲,不絕於耳。

幾十道身影,正在搖頭晃腦的讀書。

其中,有一名學子顯得很不專心,眼珠不停打轉,左顧右盼,與周圍認真讀書的學子,形成鮮明的對比。

朱祐極看見這一幕,眉頭微皺,喃喃道:“居然衍生出了意境空間?這是大儒層次才能擁有的能力……”

“石階之內,居然封印了大儒的隨身儒器?”

下一刻,場景變化,一道仙風道骨、神清氣俊,但面容刻板,表情嚴厲的老者,出現在幾十名學子身前。

幾十名學子微微一驚,連忙起身行禮,道:“拜見荀老!”

“嗯。”老者輕哼一聲,將目光看向剛剛偷懶的學子,問道:“呂明,你剛剛為何偷懶?”

“荀老……我……”名叫呂明的學生,站起身來,表情充滿了膽怯和害怕,不敢吭聲。

“荀老?”

“這件儒器是荀子留下來的?”

“小聖賢莊的荀子?”

“繼孔孟之後,唯一現存的亞聖?”

朱祐極微微一驚,重新審視起了這位仙風道骨的老者。

荀子看著這位怯懦的學生,板著臉,幽幽開口:“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