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聲音響起:“張真人通曉太極陰陽之道,自然知曉以柔克剛的道理,既然過剛易折,不妨張真人展示下,如何以柔克剛?”

“好!”

隨著聲音落下,在長劍的不遠處,突然生長出一支竹子,竹尖剛探出頭來,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速生長,成為數米高的竹子,與竹子相互輝映的,正是地面中,不斷滲透出來的水。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水有百態,怒成洪水大浪,靜如小溪流水,變化無常。

竹子御水,在地面之上,扭轉出陰陽魚的圖案,將長劍銳利的鋒芒,盡數吸收其中,以柔克剛,逐漸化解長劍的戾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竹子是道,水亦是如此。

在太極的演化下,世界萬物,皆是道。

長劍鋒芒畢露,但不如水容納萬物。

這場比鬥,朱祐極落於下風了。

“水利萬物而不爭,劍鋒芒雖利,但過猶不及,過剛易折,師公要贏了。”宋妙松看見這一幕,忍不住開口說道。

俞蓮舟微微頷首,對宋妙松的話,表示贊同。

先不論誰高誰低,但論意境和境界,張三丰水竹的立意,就比單純的兵戈殺伐之物,要高得多。

此刻明顯張三丰佔據上風,本就是武道宗師,又是出了名的高手,一旦佔據上風,那無疑就不會再給機會。

無名要敗了。

看見兩人的神態,柳生飄絮眼眸中不自覺露出一絲擔憂之色。

“太極陰陽,大道至簡。”

“以水竹之道,演化太極陰陽,以柔克剛,剋制我的劍意,確實是不錯的手段。”

“單論立意,張真人,你已經贏了。”

朱祐極的聲音再次響起,但語氣中,卻並未有失敗者的不甘和寂寥,反而極為平靜。

“小友,你尚未出全力,你的劍意,與剛剛在山腰處的劍意相比,弱了不少,是想讓老道嗎?”張三丰回應道。

“讓?”

“不好意思,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讓。”

“太極之意,確實不凡。”

“劍意又豈是,只有銳利這一種?”

“我那一劍,張真人應該見過了,我還有一劍,可比字帖上的那一劍,更為璀璨,還望張真人賜教!”

朱祐極語氣淡漠,意境之中的長劍,伴隨著朱祐極的話語,不斷顫抖著,彷彿受到了某種牽引,散發出一種獨特的氣息,與剛剛的鋒芒畢露,截然不同。

“咦?”

“這一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