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名叫儒卷,上面記錄著這裡九千一百六十四冊書卷的具體位置,也算是整個儒殿的目錄。”

“你可以看看。”

周行天將手中的竹卷,遞給了朱祐極。

朱祐極微微頷首,接過竹卷,簡單閱讀了一下,明白了整個儒殿大致的構造,以及書卷擺放著的位置。

儒殿的書籍,分為歷史、詩詞歌賦、文學典籍、儒術、君子六藝、丹青、先賢經典、其他幾個部分,還有一本部分,與儒家有關的特殊典籍,擺放著在其他的部分。

“想要取相對應的書卷,只需要將神魂注入其中,就可以了。”周行天一邊開口解釋,一邊取出了一塊屬於自己的玉牌,輕輕注入神魂,從書架之上,召喚了三本竹捲過來。

“一紙空文、三緘其口、揮筆成兵,這是三策對應的竹卷。”

朱祐極接過三策竹卷,道:“多謝院長。”

“你先看吧,看完以後,我帶你去見周師雕像和儒冠刻刀。”周行天直接在竹椅上,坐了下來,輕聲道。

“好的。”朱祐極看了周行天手掌中的玉牌,心中想道:原來玉牌是這個作用,難怪齊星文說,沒有憑證,見不到儒冠和刻刀。

朱祐極也在一個竹椅上,坐了下來,開始翻閱竹捲上的內容。

首先的一紙空文,各種修煉方法,推薦的詩詞歌賦,以及注意事項等等內容。

朱祐極本身就有基礎,再加上碧血丹心的加持,很快就學會了這一門的儒道法術。

朱祐極在大腦中簡單過了一下內容,放下這個竹卷,開啟了三緘其口竹卷。

一旁的周行天手中也翻閱著一冊書卷,但注意力卻在朱祐極身上,見他只看了一遍,就放下了竹卷,微微眯了下眼。

過目不忘?

朱祐極知曉周行天的注視,但他也沒有在意,畢竟是人家的地盤,還是極為重要的傳承之地儒殿,身為院長的周行天小心謹慎一些,也無可厚非。

很快,不到半炷香的時間,朱祐極看完了剩餘的兩冊竹卷。

“院長,我看完了。”朱祐極站起身來,將三冊竹卷,還給了周行天。

周行天微微頷首,抬手一揮,一股清氣湧動而出,將三冊竹卷送還了回去。

“走吧,我們先去參拜周師雕像吧。”周行天帶著朱祐極,走進了大殿內的一處小門。

小門內,別有洞天。

一座高大的雕像,身披儒衫,手持書卷,揮斥方遒,盡顯書生意氣。

赫然便是朱祐極剛剛在星空意境內見過的周師周浩蕩。

“學生見過周師!”

院長周行天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行的是弟子禮。

朱祐極也同樣行了一個弟子禮,道:“見過周師。”

學無先後,達者為師。

老師,傳道授業解惑,自古都是受人尊重的職業。

而周浩蕩以死立下的儒道,傳唱多年,成為了無數讀書人的精神導師。

他自然當得起這一句周師。

朱祐極看著周浩蕩的雕像,想著剛剛說的禮物,默默等待著異象。

周行天看著周師雕像,開口問道:“你的儒道天賦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