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進入皇室藏書閣的方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立意,正如柳前輩你想得一樣,這個能力,能夠幫助儒道修煉者,更快的達到那一步。”
“其實這個能力,對你來說的重要性,超過任何的儒道法寶,哪怕是稷下學宮內的儒聖刻刀和儒冠,也不如這個能力。”
“你我都很清楚,大儒想要更進一步,所需要的都是立意。”
“無論是同周師一樣,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聖繼絕學,還是像程亞聖一樣,尋找到一條與皇權相互依存,相互進步的道路,這都是立意的一種。”
說到這裡,梁溫書神情認真了許多,一字一句的說道:“我知道很多儒道修煉者,都覺得程亞聖不如小聖賢莊的荀子,不如捨生取義的孟子,更不如敢為天下先的周師。”
“但!”
“儒道能發展得如此鼎盛,難道沒有程亞聖一絲一毫的功績嗎?”
“若無程亞聖開創之道,儒道修煉者又豈能入朝為官,借用紅塵修煉儒心,又豈能成為一方父母官,為天下的百姓做些實事?”
“若無儒官結合,儒道修煉者只能與尋常武者一樣,遊離在江湖,最多成為一個教書先生,大部分人只能影響一小部分的村莊,而無法將自身的學說傳揚出去。”
“一位能寫出《定性書》,能寫出《識仁篇》,被儒道修士譽為明道哲學之精髓的亞聖,豈會是皇朝的走狗?”
是的,在不少憤青儒生,都看不起程亞聖,瞧不起青雲書院。
一方面的原因是,他們放棄了周師雕像,得罪了天下讀書人,另一個方面,便是程亞聖提出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理論。
將封建王朝,將人界帝王徹底奉上神壇,讓儒道徹底成為皇朝的附庸。
自從才有了那一句傳唱百年的話。
學會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此處的文,原先指的是讀書人,後來,逐漸變成了儒道修士。
“儒聖是儒道的開創者,而程亞聖是儒道昌盛的奠基人,而周師是喚醒儒生熱血的老師,每一位亞聖的晉升,都有著自己理由和時代背景,我們不能用現在的眼光,去評價曾經的他們。”
“若換作同樣的時間和地位,我們未必能做得比他們更好。”
朱祐極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和想法。
話音剛落,朱祐極手上的《定性書》閃耀起了光芒,似乎正在呼應著朱祐極的評價。
“嗯?”
“這是?”
朱祐極微微皺眉,問道。
“看來,柳前輩你得到了《定性書》的認可。”梁溫書笑著解釋道。
“認可嗎?”朱祐極似乎有些明悟,這個《定性書》,蘊含著特殊靈性,好像活物。
活著的亞聖儒器嗎?
“立意,就是為了找到自己未來的路。”
“這一步尤為重要,也關係到未來是否能夠接近儒聖。”
“所有人都覺得,若周師不死,必然能無限接近於儒聖。”
“因為他的立意,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梁溫書語氣極為尊敬,對於這位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前輩,佩服不已。
哪怕他同樣成為京科狀元,同樣大滿貫,皆是第一。
但他依舊認為自己不可能超越這位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