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來自大奉皇室的試探(第2/2頁)
章節報錯
見朱祐極不與理會,李玄衣決定換一種方式:“敢問柳兄師承何處啊?”
“自然是儒聖。”朱祐極輕笑一聲,悠悠回答。
“天下儒道,自然都是出自儒聖。”對於朱祐極耍心機的回答,李玄衣並未露出不滿,反而點頭承認了他的話:“不過雖然儒道殊途同歸,但卻有不少分支。”
“比如青雲書院的程亞聖之道,比如稷下學宮的周師之道,又比如說小聖賢莊的荀子、孟子之道,自孔聖創立儒道以來,三千弟子,賢人七十二,開枝散葉,發展出了無數分支,儒道昌盛。”
“而天下儒道,雖然眾多,觀點也眾多,但都繞不開三大聖地,敢問柳兄,出自何處啊?”
說到這裡,李玄衣盯著朱祐極,希望他給出一個回答。
“我自修的。”
朱祐極自然不會說真話,他也沒必要對李玄衣說真話,他本身就是朝廷派來試探他的人,對於這種人,他為何要說實話呢?
一旦旁人知曉,自己修得儒道來自周師周浩蕩,肯定會引起許多朝廷的忌憚,這不方便朱祐極未來的行事。
畢竟周浩蕩是有前科的,以自身之力,改天換地,請君王赴死,斬殺昏君。
這種行為,在讀書人眼中,自然是為民請命,怒斥君王,酷斃了。
但是在朝廷和皇室的眼中,簡直是大逆不道,其罪當誅。
若非周師周浩蕩威望太盛,而大奉又需要周師的權威,來彰顯自己的正統,只能硬著頭皮,承認周師的地位。
但因為程亞聖的新理論的出現,逐漸改變了儒道的格局,讓儒道更容易晉升,更容易融入王朝,受到限制。
對於執政者來說,這簡直是最完美的方式。
於是在大奉皇室的推波助瀾之下,原本建立在青雲書院的周師雕像,都被移走了。
若是稷下學宮不惜以賭鬥的方式,強行贏回了周師雕像,恐怕這座雕像,很快就會消失在讀書人的視野中。
所以,怪不得稷下學宮院長周行天怒斥程亞聖,說他這是在斷儒道的根。
“自修成大儒?”
這個回答,簡直是太可笑了。
儒道的修煉,需要大量的儒道典籍,還需要有師父在旁,諄諄教導,指正道路,以免誤入歧途。
門戶之見,大於天。
修煉一途,更是如此。
很多家族都流傳著,傳男不傳女的傳統。
對於弟子的挑選,更是慎而又慎。
很多人收不到好弟子,寧願武功絕技失傳,也不願意隨意傳授出去。
這就導致很多武學技藝的斷層。
儒道亦是其中的一部分。
沒有人教導,單憑自學,是絕對不可能成為大儒的。
哪怕是名動天下的周師周浩蕩,也是師從青雲書院,才學習到了儒道頂級功法《儒道文心》。
儒道功法決定了上限。
只有三大聖地衍生出來的頂級功法,才是最接近孔聖最初創立儒道之時的功法。
只有三大聖地功法,才有資格晉升亞聖。
這就是三大儒道聖地的強大。
“那柳兄真是好天賦啊!”
對於朱祐極的回答,李玄衣是一個字都不相信,但他並未直接揭穿,而是問道:“敢問柳兄此番來業京,有什麼安排嗎?”
既然得到了跟腳,按李玄衣只能再換一個方向,詢問朱祐極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