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這一年,你憑藉庶吉士的權力,從內城進出記錄開始調查,抽絲剝繭,一步步調查咒殺他的兇手,最終將目標鎖定在了禮部侍郎的身上。你並未著急動手,而是暗中繼續調查,並且透過自己的名聲,拜入了青雲書院,儒家正統之地。】

【你拜了院長大儒為師,開始修行儒道之法,養浩然正氣,修身,養德,立心,你學會了儒道之術《儒道文心》。】

(觸發特殊事件:獲得儒道秘法《儒道文心》)

……

【15歲:這一年,你終於找到了禮部侍郎的破綻,你透過仿造戶部侍郎筆跡的手段,讓他的黨羽主動交代出了結黨營私、貪汙受賄的證據,禮部侍郎的勢力,被連根拔起,你成功報仇雪恨。同年,你的武道修為達到了四品,儒道修為進展神速,達到了六品,已經可以透過養成的浩然正氣,清氣化形,出口傷人。】

……

【17歲:這一年,你被調入內閣,你獲得了內閣首輔的賞識,在首輔大人的邀請下,你來到了他的府邸,見到了他的女兒,這一刻,你似乎明白了首輔大人的意思。】

【在首輔大人的牽線搭橋下,這一年,你經常出入首輔府邸,與她相見,感情也在日積月累下,逐步提升,一切似乎都已經走入了正軌。】

【18歲:這一年,皇帝被無名道人蠱惑,開始了修道長生,由於對長生的渴望,使得他開始不理朝政,內閣首輔的權力越發強大,你的地位也開始水漲船高,然而,就在這一年,激烈的黨爭開始了,太子黨與六皇子黨、三皇子黨開始藉由各種藉口,開始互相攻擊,企圖把持朝堂,一家獨大。】

【實力強大的內閣,以及內閣首輔,成為了第一個各大黨派爭取的物件。】

【想要拉攏首輔大人並不容易,你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這個突破口。】

【太子黨的人,率先上門,許於重利,承諾將你推上首輔之位。】

【接下來是三皇子黨、六皇子黨……】

【你拒絕了三方勢力,再次拜見了首輔大人,將此事告知。】

【他滿意的笑了,告訴你了十個字,不動如山,坐看風起雲湧。】

【你也笑了,離開了首輔府邸。】

……

【20歲:激烈的黨爭,足足進行了兩年,這兩年,你親眼看著這個曾經強盛的王朝,逐漸衰弱下來,民不聊生,苛捐雜稅多不勝數,為了修道煉丹,皇帝還開始了賣官鬻爵,交易起了官位,用錢就可以買官來做,百姓苦不堪言。】

【曾經國運昌盛的大隋,竟然有了亡國之象?】

【這一年,你想起了那次大旱,想起來到京城的難民,你覺得自己必須做點什麼才行……】

【這一天,金鑾殿上,你出列了。】

【當著文武百官的面,你怒斥道人禍國殃民,怒罵帝王修仙,乃是取禍之道,視黎民百姓的生死於不顧,簡直枉為人君。】

【一時間,清氣沖霄,文氣翻湧,你的儒道修為達到了七品,只覺得心頭一片清明,念達通透,積鬱在胸中的怨氣,盡數被你宣洩了出去。】

【滿堂皆驚,皇帝勃然大怒,將你關入了大牢,準備秋後問斬。】

【大牢內,你面對死亡,心中出奇的平靜,在你看來,效仿先賢,血濺金鑾殿,喚醒君王,乃讀書人應該做的事情,義之所向,百死無悔。】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正是為了此刻。】

【只是……苦了家人……】

【青雲書院的院長來了,他對你的行為既欣慰,又擔憂,他只說了句,有你這樣的弟子,一輩子無憾了。】

【首輔大人來了,他帶來了一個訊息,青雲書院和他,透過多方遊走和溝通,保下了你,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饒,你需要承受五十丈,並且離開內閣,前往最偏僻的雲州,擔任縣令。】

【首輔大人說道:你的死,喚不醒一個睡著的人,你的行為只能感動自己,感動那些和你一樣衝動的書生,死,要死得有價值,為天下蒼生而死,固然高尚,但若是沒有作用,你也是白白犧牲。】

【以你之才,不該死在這裡。】

【既然你不怕死,想要拯救百姓,不妨先從縣令開始,先救一救一縣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