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練拳然後是各種佇列,最後是他開課講各種各樣的戰爭歷史。

他這一套,跟後世的軍校一模一樣。

時間就這樣過了四天。

第五天一大早,正在校場跑步的王平接到報告,說是城下來了一隊士兵,約莫兩千人。

王平不敢怠慢,領著八百人就登上了城牆。

“城下是何人軍隊?”

一名小將打馬出列道。

“我等是當朝左中郎將皇甫嵩座下兵馬,還不快開城門。”

王平一聽,心下疑惑,皇甫嵩怎麼跑到長社來了,不應該在剿匪嗎?跑到城裡來幹嘛?

當下來不及多想,人家中郎將可是比自己不知道高了多少級別,自己哪有膽子盤問。趕緊開口問道。

“不知道大人可有朝廷信物,而今黃巾猖獗,需要查驗一番。”

搭話的小將正要大罵,未等開口就聽到皇甫嵩開口說道。

“把朝廷印信給他。”

小將領命,拿著皇甫嵩的持節令牌,行到城下,把令牌放入城上放下的吊籃。

王平拉上去一看,一塊純金令牌,上馬寫著一行小字

“持節左中郎。”

王平再不猶豫,下令開啟城門,自己則捧著令牌,下了城牆。

“末將見過左中郎。”

王平下了城牆,待皇甫嵩行到近前,才一抱拳,大聲開口說道。

漢代軍中甲冑在身,不行跪拜大禮,身著甲冑的將軍見了皇帝都不用行跪拜大禮。這是自漢景帝巡視周亞夫的細柳營之後,周亞夫親自提出,甲冑在身,跪拜之禮多有不便,不如改行軍禮。從此以後漢軍只要甲冑在身,就不必行跪拜大禮。

從軍力上也可以看出漢朝軍隊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和信任,也正是如此,漢軍屢戰屢勝,攻無不克。

皇甫嵩微微點頭,入城而去。

皇甫嵩軍馬全被安排在了城西軍營,安排妥當就召見了縣令和縣尉。

“如今城中共有多少兵馬?”皇甫嵩高坐太師椅上,看著眼前站著的縣令和王平問道。

王平剛要開口回答,縣令搶先開口道。

“稟大人,本縣一共有八百兵卒。”隨即一臉媚笑。

皇甫嵩是持節中郎將,這持節就是皇帝親臨的意思,所過郡縣,都要聽從排程。

“以後全縣城防都由我負責,城中所有兵馬都挺我節制。”

“西涼軍物資全部由你長社縣令安排,每餐必須保證吃飽吃好,戰前必須要有肉食,馬料全部要上好的。若是以次充好,影響我大軍征伐,你的腦袋就不用留著了。”皇甫嵩惡寒的看著縣令冷聲開口道。

皇甫嵩乃當世名將,最看不起那種諂媚小人,尤其讓他想到朝中那群閹黨,心裡就越發不痛快。

縣令一聽,慌忙栽倒,以頭鏘地道。

“大人放心,小的一定赴湯蹈火,再所不辭,一定伺候好各位西涼的軍爺。”

皇甫嵩點點頭,不耐煩的揮揮手,示意縣令和王平下去下去。

王平看到這樣的縣令,像吃了滿嘴的蒼蠅,料想那皇甫嵩定然看自己兩人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