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兒啊標兒,咱……心好痛啊!”

每每想到愛子的音容笑貌,朱元璋便覺得心如刀割,痛得他快要喘不過氣來,雙眼止不住地掉下眼淚。

杜安道見狀亦是心有慼慼,看著眼前這位暗自垂淚的老人,不知該如何出言相勸。

正當此時,外面突然傳來了些許聲音,令朱元璋眉頭一皺。

杜安道急忙出去檢視,不到片刻便笑意盈盈地走了進來。

“皇上,是長孫殿下來了,怕皇上乏累,親手下了一碗麵……”

“讓他進來吧!”

朱元璋快速抹去眼角的液體,打斷了杜安道的喋喋不休,言簡意賅地出言道。

少頃,一個身著華袍的溫潤公子走了進來,眉宇間藏著深深的書卷氣,行為舉止循規蹈矩,優雅顯貴至極,卻是看得朱元璋很是不喜。

這孩子很像他父親朱標,一樣的孝順仁厚,但偏偏就是這個與標兒一模一樣的性子,卻是讓朱元璋喜歡不起來。

一個屁大點的孩子,沒有半點機靈淘氣,反倒是被那些個儒臣教成了個書呆子,一出口必談古效古,張口就是仁義道德,閉口就是宗法禮制,但這滿身書卷氣卻是都掩蓋不住他那身脂粉味。

朱元璋真個有些想不明白,自己給他挑選的都是李希言、劉三吾這些碩儒名士,怎會把這孩子調教成這般模樣?

難道咱……真的錯了?

“皇爺爺,孫臣怕您又忘了用膳,特意給您送了一碗麵過來,您快趁熱吃了吧!”

“唔……你有心了!”

朱元璋抬頭對著朱允炆微微一笑,面對孫兒的拳拳孝心,他心中依舊感到了些許溫暖,當即接過麵條,大口地吃了起來。

眼見朱允炆就這般立在原地,朱元璋索性出言考較道:“孩子,朝野上下都在彈劾藍玉,你怎麼看?”

這件事情,朱允炆自然清楚,雖然他久居深宮之中,但他的好先生黃子澄卻不是,知道當下局勢對朱允炆而言並不困難。

然而面對朱元璋的這個問題,朱允炆卻是思量了片刻,裝作遲疑地回答道:“孫臣以為,大將軍雖有過錯,但他為我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不應……不應……!”

“不應該什麼?殺了他對嗎?”

朱元璋有些失望地追問道,將筷子放在碗口上面,雙眸緊緊盯著朱允炆,給予了後者巨大壓力!

朱允炆聞言一愣,下意識地低下了頭,不敢與朱元璋對視。

“孫臣以為,涼國公軍中威望甚重,倘若皇爺爺做出自毀長城的事情,只怕三軍將士會寒心,何況藍大將軍……驍勇善戰……”

“下去吧,咱心裡有數了。”

朱元璋有些失望地開口道,不願再聽他的進諫,揮了揮手示意朱允炆退下。

看著這孩子的背影,朱元璋忍不住嘆了口氣。

這孩子真是被那些文人教成了個書呆子,藍玉與他背後的淮西武人坐大,對於這孩子來說自然不是一件好事,對於老朱家更加不會是一件好事!

“功高震主”這麼淺顯的道理,這孩子都沒能意識到,也不知那些他跟著那些文人都學了些什麼東西,學的狗屁聖賢文章都快學到狗肚子裡去了!

更令朱元璋憤怒之處,倒是這孩子對藍玉的畏懼!

主子畏懼臣子,這算什麼道理?

倘若自己百年之後,那這大明江山,豈不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然而朱元璋不知道的是,他眼中仁厚孝順的好皇孫,離開大殿後,眼中卻是閃過一絲狠辣之色。

藍玉,“功高震主”還不夠,再加上一個“主弱臣強”,此次我倒看你如何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