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欲蓋彌彰(第1/2頁)
章節報錯
打衝河在建昌府治西,蠻名黑惠江,又名納夷江,源出吐蕃,流徑鹽井衛界,又南流徑此,水勢奔急,洪濤洶湧,因名打衝河,下流至會川衛,合金沙江,亦曰“大沖河”。
因其水勢湍急,波濤洶湧,大軍想要繼續進攻,便不得不渡過此道天險,僅是依靠竹筏小舟根本不可渡江。
面對眼前困境,瞿能當即派遣軍中指揮李華在打衝河架橋,然而進水軍需供應十分困難,饋運其艱,民勞不便,為解決衛所官兵的生活問題,瞿能再次下令,就地開墾屯田,修渠洩水,並且組織群眾開採鹽井,築城置戍,扼其咽喉,一方面有力地保障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積極調動起了官軍守邊的積極性,以致於短時間內便改變了困境,各寨流民絡繹不絕,紛紛入境,安心生產。
他這一手邊打仗邊生產的戰鬥方式,屬實令朱巔峰大開眼界,果真不愧是鎮守一方的頂級大將,軍事眼光已經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地步。
倘若換做朱巔峰面臨眼前的困境,定然會是召集三軍將士,星夜趕製船隻,以載大軍渡江,如此方才不會貽誤戰機,給了月魯帖木兒喘息之機。
然而這個策略與瞿能的作為相比,就顯得稚嫩可笑了。
“巔峰,你可知瞿能為何不怕貽誤戰機?那是因為月魯帖木兒太弱了,弱得可憐,根本沒有窮追猛打的必要!”
“等到浮橋修好,大軍長驅直入,打掉最後那幾個寨子,月魯帖木兒還能逃到什麼地方去?他敗亡的結果早已是定局,瞿能需要更多的考慮,如何才能降低因他的叛亂帶給境內百姓民生的惡劣影響,這才是大將風範!”
藍玉懶洋洋地出言解釋道,借瞿能的英明作為再次給朱巔峰上了一課。
後者正滿臉漲紅地扎著馬步,雙手不斷拉開弓弦,他保持這個動作已經快兩個時辰了,從那凸顯暴起的青筋可以看出,朱某人已經到了極限。
這便是瞿能傳授箭術的方法,與模稜兩可的張百戶不同,一切從基礎根基練起,先扎穩馬步再說。
一旁的呂溫侯同樣好不到哪兒去,這個面癱男似乎故意在跟朱巔峰較勁,明明武學修為差了一個小階段,竟是堅持到了一樣的時間,這便又給了瞿能訓斥朱巔峰的理由。
到了現在,朱巔峰總算明白,為何瞿能要收下呂溫侯這個弟子了。
這他孃的根本就是故意如此,以便二人之間形成激勵競爭啊!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顯然朱某人此刻正是受到傷害的那一位。
瞿能與藍玉對視了一眼,盡皆看出了對方眼中的笑意。
朱巔峰這小子的確有虎狼之姿,但個性鮮明,骨子裡帶著一股匪性,興許是從軍以來路子走得太順,讓他多少帶上了些囂張跋扈的氣焰。
反觀呂溫侯卻是不同,一樣的虎狼之姿,一樣的猛將苗子,相比於朱巔峰,這孩子更悟性更加恐怖,更能沉得下心來精研武學,是個難得的武學奇才,日後的武道定然會比朱巔峰走得更遠!
對此藍玉二人倒是沒有什麼意見,甚至樂得見到朱巔峰二人暗中較勁,互不服輸。
一個是氣宇軒昂的王者,另一個則是霸氣無雙的英豪,他們會向對方低頭才怪!
正暗自思索間,藍玉親兵走上前來耳語了幾句,令他面色一變,當即起身來到中軍帥帳,冷聲喝道:“查不到是什麼意思?那龍雀寶刀你們查不到線索也就罷了,消失多年的東西想來也無跡可尋!”
“但是那軍戶戶籍可是實打實的東西,順著這條線索去查,定然可以查出這小子幕後之人,怎麼會查不到?!”
親衛單膝跪地,急忙解釋道:“啟稟大將軍,有人不但抹去了一切痕跡,甚至還造出了一份完美的戶籍黃冊!”
藍玉:“???”
嘶……
這怎麼可能?
抹去了所有的痕跡?
還造出了一份完美的戶籍黃冊?
朱巔峰背後之人到底是誰,怎會有如此恐怖的能量?
難道說是……當今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