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壽州之圍6(第2/2頁)
章節報錯
該懲治不懲治,講人情卻不講國法,朝廷內部拉幫結派,內訌不斷,這樣的朝政能好到哪兒去?宋齊丘一黨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再者說,馮延魯專權多年,如今被後周俘虜,豈不正是罪有應得!
江北之地,一半被後周攻下。
蘄州裨將李福,殺刺史降周。南唐更加害怕,李璟為了避諱後周先祖郭璟之名,只得改名為李景。
二十七日,後周大將王逵,攻拔鄂州長山寨。
二十八日,南唐耿謙投降,趙匡胤繳獲糧草二十多萬。韓令坤等進攻泰州,佔領泰州,刺史方訥逃奔金陵。李璟派人拿著封有書信的蠟丸,去向契丹求救,許諾將永嘉公主嫁入遼國。
只可惜半路被守邊將士抓獲。
三十日,吳越王錢弘,派遣指揮使路彥銖進攻宣州,羅晟率領戰艦屯駐江陰。南唐姚彥洪不戰而降,率領士兵和百姓萬人,投奔吳越。
三月,南唐再次求和。
李璟派司空孫晟、禮部尚書王崇質奉表,言辭更加謙卑馴服。鍾謨向柴榮請求返回南唐,去說服李璟,將江北地區全部奉獻。
柴榮同意了,只派王崇質、李德明等人返回南唐。
文理院學士李德明,返回金陵後,大力稱讚周帝英武不凡,李璟聽了自然不高興。宋齊丘、陳覺等人認為割地沒有好處,當庭指責李德明賣國求榮。
李璟一怒之下,斬殺李德明。
四月初。
吳越奉命攻打南唐常州,兵敗,折兵一萬。南唐陸孟俊,自常州領兵一萬多趕赴泰州。周兵撤軍,陸孟俊收復泰州後轉攻揚州。
李璟數次遣使求和,卻不能如願,改命李景達為諸道兵馬元帥,以陳覺為監軍使、邊鎬、許文縝等諸將率兵奔赴壽春。韓熙載上疏堅決反對:“親莫過親王,重莫過元帥,何必再任命監軍使!”
陳覺此人志大才疏,嫉賢妒能,前幾年統兵攻取福州,損兵折將,致使南唐國力遭到很大的削弱。
朝野皆知,怎還能讓他率軍出征?
殊不知,先帝在世時,曾一度有意立李景達為太子,雖未能實施,卻在李璟心中已形成了陰影,把兵權交給其弟李景達並不完全放心,所以才派陳覺進行牽制。
韓熙載的勸諫,當然不會被李璟採納。也因此,為南唐的慘敗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南唐攻打揚州,趙弘殷統率軍隊,與柴榮在壽春會合。
柴榮正開會商議過河方案,趙匡胤已經帶著幾個人遊了過去。會議還沒結束,趙匡胤就開著南唐的戰船回來了。守將韓令坤,請求棄城逃命。柴榮命趙匡胤屯兵六合,以防揚州軍逃遁。
“誰敢溜出揚州城,我就剁了他的腳!”趙匡胤大罵,親自帶著人馬去救援。
老韓沒轍,那就拼死守城吧。趙匡胤以不足二千兵力,在六合東面打敗南唐李景達,斬殺一萬多人,解了揚州之圍。李景達手下士兵,為了爭舟渡江,溺死者無數。
五月,柴榮因久攻壽州不下,連日大雨,攻城士卒折損頗多,留李重進繼續圍攻壽州,先行班師回朝。
趙匡胤父子,隨天子同返東京,自然又是加官晉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