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壽州之圍1(第1/2頁)
章節報錯
鎮國公府始終關注著後周、後蜀兩國的戰況。
在江茗玥進宮前,趙貴便收到訊息,後周大將王景兵敗蜀兵,俘虜三千人,後蜀軍隊和援軍也全都潰逃。
八月十七,劉氏進宮這日。
後周文武百官入朝祝賀,周帝柴榮親自舉杯為王溥敬酒說:“邊疆戰功的取得,全仗愛卿選擇主帥得當之力啊!”
十月,後蜀國君孟昶上書請和。
柴榮惱怒,不答應。後蜀越發恐慌,暗中在劍門、白帝聚集軍隊、糧草,準備殊死一戰。
南唐派兵支援,又派遣使者經海道聯絡北漢、契丹,約定共謀中原。後周正值多事之秋,柴榮收到線報後並未理會,卻更堅定了南伐的決心。
壽州。
趙雋不遠千里專程跑去荊州,狠狠揍了李承業一頓,打得他臥床三月不起,出了心頭那口惡氣,這才啟程趕去壽州。
抵達時,已過了八月十五。
他直奔軍營,求見清淮節度使劉仁贍。軍營內,劉仁贍正和監軍吳廷紹吵得不可開交。
原來,淮河每到冬天水淺乾涸,吳廷紹負責守衛淮河,認為邊境數月平安無事,沒必要白白耗費糧草,便將守軍全部撤回。劉仁贍多次上表爭辯,歷數淮河防禦之重要性,只可惜未能得到李璟的認同。因為此事,劉仁贍時常和監軍發生爭執,已是家常便飯。
趙雋尋了個空檔,單膝跪地行軍禮:“趙雋參見劉大人、吳監軍。”
“趙雋?”劉仁贍面色一喜,很是熱絡問道:“公爺身子骨可還硬朗?免禮,快快免禮。當年先帝在位時,若非公爺提攜,劉某哪有今日的前程?”
“劉大人,可否待會兒再敘舊?新兵趙雋,今日前來報到,聽憑劉大人差遣。”
“好!好!果真是虎父無犬子!趙雋聽令,自即日起任命你為牙將,隨侍本官左右……”
“且慢!”
監軍吳廷紹當場反對:“他一個新兵蛋子,寸功未立,憑什麼剛來就升牙將?劉大人如此徇私,何以能服眾?”
劉仁贍冷聲反問:“你可知,鎮國公自我朝立國之初便追隨先帝,南征北戰,戰功赫赫,乃我南唐兩朝元老?你可知,他乃鎮國公府嫡子?你可知,他還是陛下的親外甥?有陛下手諭在此,吳監軍有何不服?”
這新兵蛋子……來頭竟如此之大?聞言,監軍吳廷紹連個屁也不敢放了。
自這日起,趙雋成了壽州軍營中的一員,每天除了日常訓練,就是跟在劉仁贍左右。劉仁贍對他這位故人之子多有提攜之意,每每和他談論天下時局,二人竟有相見恨晚之感。
趙雋來了壽州,才知軍中官職混亂。
自南唐立國連年戰亂、武將奪權、藩鎮割據早已蔚然成風。這段時期,節度使權力極大,儼然就是土皇帝,弄好了稱帝、稱王,弄不好也能被人兼併了那是自己沒本事。
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團練使、刺史,從前這些封疆大吏級別的人物,若無別的官銜職務,也就只是閒散到不幹事光拿錢的主,以下還有將軍、參將、旗手、千夫長、百夫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