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雲之中,卻傳來三個聲音,道:“你是何人,敢壞我的好事?”又咦了一聲,道,“你竟不是凡人!難怪如此膽大,看來果有幾分道行。”

道人聞言,卻是一愣,心中甚覺疑惑:“這是什麼回事?它怎的竟不識得我啦!”沉聲道:“孽畜,你為人所殺,魂魄幸得逃逸,不靜修思過,卻在此興風作浪。”

那聲音“呸”了一聲,譏笑道:“呵呵,你這老道又曉得什麼!當年那賊子若非借天地之力,又豈能將我封印?老道,休要不知進退,還不快快退開。今日我便要奪回肉身,重現於世間。”

道人道:“孽畜,竟如此猖狂,真當這世間無人能收你?哼,老道今日便要效法先賢,誅邪殺魔。”

那聲音怒極反笑,道:“好老道,你這是找死!哼,今日你若不乖乖退讓,待我靈肉合一之時,便將這天地盡數毀滅。”

話聲甫畢,只聽一聲呼嘯,一時間陰風大作,血腥之氣充塞天地,那黑雲分化三股,自三面圍向老道。

道人聽哀嚎聲遍起,似有無數哀魂哭泣,心中一驚,暗道:“這十數年間,又不知被這孽畜吞噬多少生靈,須容它不得!”

道人雙手在身前虛按,身後熱鍋之中的沸水再次飛出,化作無數白色羽箭,射向三團黑雲。

那黑雲見羽箭勢大,心中一凜,道:“難怪敢口出狂言,倒是有幾分手段!呵,只這點伎倆,比那老賊尚且不如,如何殺得我?”話聲甫畢,一陣狂風驟起,分從三面鋪天蓋地而來。

道人道:“老道雖技不如人,你卻更不復當年。老道今日便教你魂飛魄散!”說罷,便見道人雙手前伸,十指相扣,唸了一句口訣,一道金光自天空飛出,竟穿過黑雲,落在道人頭頂。

只一霎時,金光煥發,已將道人籠罩其中,使其法相莊嚴。

那黑雲驚道:“你既非凡人,又不是神仙妖怪,怎的竟可引發天道之力!你到底是什麼東西?”

三團黑雲跟在狂風之後,化作三隻血口巨獸。巨獸狀如馬而有鱗,口中噴火,直向道人呼嘯而去。

道人卻不理會,只不停歇吸收天道之力。這時,金光逐漸增強,已將楚歌等四人以及破廟俱都籠罩其中。

那三隻巨獸與金光相碰,只聽轟隆隆一陣巨響,金光消逝,道人噴出一口血。

道人悶哼一聲,道:“好個孽畜,不愧是與天地共生的存在。分明已是魂散軀離之身,修為幾近全無,依然如此了得。”雙膝一軟,摔倒在地。

又聽轟地一聲,塵土飛揚,卻是那古廟牆壁崩塌,屋頂陷落。

道人轉頭看去,便見身後廟宇已化作廢墟,邊緣處有四隻腳板露在外面,一動不動。正是那兩名衣衫襤褸的漢子,古廟驟然崩塌,他們不及逃脫,竟被當場壓死。

道人怒道:“孽畜,你為何濫殺無辜?”

那巨獸笑道:“若非這兩人,我要尋到肉身,卻不知要再費多少時日。本來也無須殺他二人,只是他們傷我肉身,欲置我於死地,此仇焉能不報!不過兩隻螻蟻罷了,何足道哉?”

道人手指巨獸,道:“你……你……”嘆息一聲,又看向廢墟,搖頭道,“哎,我早告誡你們,你們偏是不聽,現今倒好,枉然丟了性命。”

他巍巍站起身來,道,“孽畜,你草菅人命,如此喪盡天良。老道便是拼了性命,今日也教你有來無回。”

巨獸譏笑道:“只憑借你麼?那一點微末道行,凡人之中算得絕頂,想要殺我,卻是白日做夢。”說罷,嘶吼一聲,再次衝向道人。

道人見巨獸勢猛,尋思:“我自得道至今,便再未使那《降魔鍛造篇》功法,不想今日又要故技重施。”

只聽那道人一聲大喝,雙掌不斷拍出,一連拍出十餘掌。掌力催發,在半空之中,化作十餘道青光,激射而出。

當此之時,那三隻巨獸已然來到,無形威壓洶湧而至,與青光相碰,登時化為虛無。

道人見巨獸受阻,精神大振,又拍出數掌。他這幾掌,已是傾盡畢生修為,掌力渾厚無比,如排山倒海,撲向巨獸。

那巨獸本在僵持之中,見道人掌力又至,力道之強,委實無以復加,心中懼意頓生:“這不知哪裡來的老道,如此了得。若是從前,我肉身尚在之時,又何懼他,只彈指之間,便可將其擊殺。”

只聽它一聲怒吼,道:“好老道,今日暫且放過你。這一箭之仇我且先記下了,待他日我形神合一之時,必報此仇。”說罷,便見青光閃爍,三隻巨獸又化作黑雲,四散開來,頃刻之間,又歸於無形。

道人見黑雲退去,慘白的臉上泛起一絲笑意,嘆道:“這廝生於混沌虛空,法力果然強悍無匹,玄妙之處,非我輩所能揣度。今日若非藉助天道之力,只怕此間便是老道葬身之所。”

道人待巨獸退去,環顧四周,見楚歌、黃小丫二人兀自昏迷不醒。

楚歌肩上傷口處已不再有黑氣湧出,血流漸止,肌肉生出,復舊如初。

道人心中不禁駭然:“這具肉身不愧是天地孕育而生,身受如此重傷,一個時辰未到,便已全然恢復!”

又搖了搖頭,喃喃道:“公子啊,當年你重病垂危,已無生機,老臣為報知遇之恩,捨去一身修為,強奪這廝肉身,方才救了你的性命。豈知世事難料,後來國破家亡,你卻終於被奸人所害……”

原來這王禪便是當年楚國的相國王禪,楚歌乃是楚國亡國公子。

十二年前,神族西出昊天,以樓蘭七國為爪牙,內使羊斟為內應,旬月之間,便攻破建安,亡了楚國。

戰亂之中,相國王禪與公子楚歌逃往魏國,會魏國大將軍項顏於金陵,以求庇護。豈料項顏心懷叵測,使二子引項府親軍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