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味飄出牆外,差點把路上的人,都饞哭了。

有肉有白米飯,還有蔬菜,這日子,一天也比一天好。

……

次日一早,趙李兩家人,依舊上山下地幹活。

只是今天,河邊忽然多了好些人。

據說,都是來抓魚的。

有些人,學著昨兒四寶的模樣,把桶放到河裡,然後浮動水面。

有些人,更是突發其想的,在桶裡放了些餌料。

等著魚往桶裡鑽。

一時間,河邊抓魚的娃娃,那是成群結隊。

有時候,甚至能看到河岸邊上,飄滿了水桶。

只不過,最後真正抓到魚的,寥寥可數。

而且他們抓到的魚,也都是些小得可憐的。

趙李兩家人正上山呢,沿路兩旁正在鋤地的人,不時的和李家人,主要是李大石,打招呼。

“李大哥上山了?”

“唉!”李老三點頭。

“王嫂子今兒來得真早。”

“不早不早,你們不也來了。”王氏敷衍笑笑。

要說,這些日子上山,這些人的面孔,也算看得眼熟了。

以前都只是笑笑罷了。從沒這樣熱情過。

趙二嬸高興壞了,拉著王氏說:“嫂子,我看咱家大石,能說親了呢!”

“一天沒事盡瞎說!咱家連個房都沒有,怎麼好意思說親。”

“哎呦!你瞅瞅這一路上來,多少人盯著大石瞧?我覺著,要是可以,你就選一個對得上脾氣的,性子也好的,給大石成個家得了。大石二十了吧?也老大不小了。”

“說我家,你家趙一不也差不離?”

兩人說說笑笑下到地裡。

李大石今兒還是兩幅挑子,只不過今天不挑水。

而是按著三弟交待的,去河裡挑淤泥。

三水說的,反正他沒弄明白。

撈起來的淤泥,挑到前幾日開出來的荒地裡,攤開來曬。

說是淤泥,木屑,草木灰,大糞,河沙,按四比二比二比二比二的比例摻在一起。

還要堆一塊發酵。

當時,爹和趙家三個叔叔,沒聽說過這些,問三水哪學來的。

三水說書上看的。

說對糧食好,能增加產量,還能長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