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人願意幫他們,他們是打心眼裡感激的。

“二公子,還有哪裡要放湯藥?我們雖然目不識丁,但是,有一身力氣。如今田地不能種了,空有這身力氣,也沒用處。您吱語一聲,重活累活,讓我們來幹。誰要是哼一聲累,是這個。”

說著,陳山比劃出小指頭。

“陳大哥說笑了。”

陳三看起來,都快四十了。他一個二十不到的,叫聲大哥,沒毛病。

“哎呦!二公子,可別這麼稱呼,您直接喊我名字得了。”

“行,陳山哥。”

陳山好爽的笑笑,也不再爭。

打這日起,陳山領著人,把重活累活,都承包了!

尤其是出城撿柴的話,體力差的,是真的做不了,陳山領人把這活接下,從沒叫過一聲苦。

最後不僅是他們住的宅子,就連別處的宅子,放糊,放藥。

各處宅子裡,他還特定著時日,去送溫乾的柴火,讓大夥在屋內,祛溼不受凍。

這雨接連下了幾個月,你想找根乾燥的柴火,那叫做夢。

想要柴火引得燃,那就得砍好了,放到火邊溫著。

等烤去了水氣,才能正常用。

不然,溼柴燒起來的煙子,能嗆死你!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藥材也有些供應不上了。

吳孝遠領著李三水,對一些病得輕的,都已經不用藥。

拿一些土方法,儘量幫助病人恢復身體。

只有病重到需要救命的,才敢使藥。

而大澇到今天,永來鎮上,早已經沒了醫館藥鋪。

為什麼?

因為如今永來鎮,除了難民,已經不剩什麼人了。

更何況,還有源源不斷的難民,向永來鎮湧來。

這訊息一傳開,家裡有錢有糧的,早跑光了。

就連劉育山,在撈夠了以後,都領著一家老小,以探親和買糧的名義,早早溜了。

吳孝遠沒有法子,求到董吉人那裡。

董吉人一聲令下,命人將那些閉了的醫館藥鋪衝開,把裡面剩下的藥材,都送去了濟世堂。

要說,這董吉人,也是個狠的。

衝醫館藥鋪之後,更是命手下的人,把那些沒人住的宅子,收羅了一遍。

但凡是能吃的,都用來賑濟災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