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學府大比 第三章 瞞天大夢訣(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良元接著說道:“創這套功法,花了我七百多年,雖然只有一層,但也可以說是能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但是,若從未很好地踐行過《劉氏祖訓》裡所講的成長,這個功法就不可能能學會了。”
“我踐行過!”劉知一趕緊說道,生怕先祖不傳給自己了。
似乎不太相信,劉良元問道:“那你說,何謂成長?”
劉知一正色答道:“盡心於事,提前定好要從中檢測、磨練的能力與品質。”
劉良元“嗯”了一聲,又問道:“為何要提前定好?”
“如果是事情都過了,再去回顧,則多半會在做事的過程中,忽略檢測和磨練這件事,成長和成效都會小很多。”
見劉知一對答如流,劉良元有些欣慰,又問道:“那如果,你得一文錢,這一文錢,算不算成長?”
劉知一略作思索,應道:“一文錢為身外之物,不是成長。但擁有一文錢的體驗可以是一種成長,擁有得到一文錢方法的經驗,也可以是一種成長!”
聽到這裡,劉良元已是放心,說道:“倒是讓我沒想到,這瞞天大夢訣,學識和心性上的要求,你倒是達到了。”
劉知一很高興,問道:“先祖,那還有別的要求嗎?”
“當然,瞞天大夢訣因脫胎於《劉氏祖訓》,所以學識和心性上,你佔了很大的優勢。但是,雖然只有一層,它也是天品三階功法,其修為的要求,是要達到第三境,你還差得遠!”
“啊!”劉知一心中憂慮起來,問道:“先祖,那我還能學嗎?”
劉良元緩緩說道:“功法的傳授,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書籍,好處是讓學習者理解更深刻、運用更靈活、也有利於推陳出新。壞處則是對學習者有著特定的要求,需要自行參悟,費時費力。”
“那還有一種呢?”
“還有一種,是授業者把對功法的理解變成靈識,注入功法玉簡中,學習者只須捏碎玉簡,便可將那靈識化為己有。這種方式,就簡單省力多了。”劉良元一邊說,一邊觀察著劉知一的反應。
劉知一先是歡欣鼓舞,看著劉良元的眼神,又小心翼翼地問道:“那壞處是什麼呢?”
劉良元不由得好笑,又點點頭,道:“你想啊,不屬於你的靈識,是不是難以變通?那功法的傳承和進步是不是也難了?”
“嗯嗯嗯!”劉知一頭點得小雞啄米似的。
“再有,別人的靈識裡,除了對功法的理解,指不定還有些什麼糟粕,一兩個還好,要是多了,你的想法真的還屬於你嗎?”
劉知一埋頭想了想,道:“會不知不覺地,就被別人影響了。”
“嗯!”劉良元又接著說道:“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成本。五族之戰後,其他四族把我們人界已發現的靈石資源掠走了無數,現在的人界,在這方面算是一窮二白!”
劉知一好奇道:“所以,以後不能用功法玉簡麼?”
“倒也不能因噎廢食,你可以自行取捨。人與人本就是相互影響的,如果你有邊界感,能分得清自己的想法和別人的想法,不失本心,那問題就不大了!”
劉知一得了答案,心中踏實,點頭應道:“我懂了!”
“那你總結一下,兩種功法學習方式的差異在哪裡?”
劉知一埋下頭,想了想,答道:“自學和灌輸;有要求和沒要求;慢工出細活和急於求成;能自由選擇和由他人決定;還有沒錢和有錢的差異。”
劉良元眉毛一挑,咳了一聲,道:“臭小子……這話說得,嗯,說得也對!那你想要哪種?”
“嗯?”劉知一想了半天,說道:“哪一種都可以,我都聽先祖的話!”
劉良元輕聲斥道:“小機靈鬼!”說著,拿出了一個戒指,問道:“知道這是什麼嗎?”
劉知一眼前一亮,應道:“是儲物戒指麼?”
“嗯,滴血認主吧!”
“哦!”劉知一伸出手指,在劉良元的幫助下滴血認主之後,將這個銀白色的戒指戴上。
用靈識看進去,一個房間大小的空間裡面,懸浮著一本薄薄的書,上面寫著“瞞天大夢訣”五個金字,另外還有一件軟甲、三張靈符、五塊玉石般的石頭和一個放滿了筆墨紙硯的書架。
“啊!”劉知一喜出望外,開心得蹦蹦跳跳,邊跳邊說著:“是書!還有好多東西呢!謝謝先祖!”
看著歡欣雀躍的劉知一,劉良元帶著一絲笑意說道:“不想要功法玉簡啦?”
劉知一不好意思地說道:“書也很好!”
“還覺得先祖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