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風靡一時的“雞冠花”髮型,來得快,去得也快,說不見就在街頭不見了。

那“雞冠花”式的髮型,現在回憶起來,應該說還是相當別緻的。別緻的髮式容易流行,因為與眾不同正是追求時髦者的最主要的價值取向之一。想想吧,原來是那麼柔軟、那麼飄逸的秀髮,非用吹風給它吹得豎立起來,然後噴上厚厚的髮膠和硬硬的定型水,讓這一小堆小土丘般的板結物在光潔的額頭形成一朵“雞冠”,兀然而立,這有多麼的突出和反常,多麼的怪異和逆反!而這,又正是吻合了“與眾不同”以及“反潮流而動”的新潮摩登原則。“雞冠”髮式的流行,特別是在青年女性中的風靡一時,是有它的道理的。

有意思的是,這一股“雞冠”風,雖然來勢兇猛,一時裡幾乎遍及東西南北各大城鎮,甚至還瀰漫到了一些鄉間女娃的頭上,但卻又如過境颱風,倏忽之間便幾乎消了聲匿了跡,成了現當代流行髮型史上壽命最短的一種髮式。不跟別的比,就說那幾十年前就流行的“童花頭”、因了明星赫本的《羅馬假日》而令一代又一代妙齡少女競相模仿的“公主短髮式”,還有那無從考證其出處但幾乎為所有的摩登女郎所鍾愛的“長髮波浪式”,哪一種不比這“雞冠花”要長壽些?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只有一個理由可以解釋,那就是,流行的不一定是美的。不美的可以一時流行,卻終究不能長久;只有美,才會不但流行,而且擁有不衰的生命力。

“雞冠”髮式之所以只能曇花一現,恐怕就在於它的不美。它太不自然、太不和諧了。它扼殺了人發尤其是女性秀髮的天性。它以人為的做作代替了與生俱來的自然。它以它的僵硬和突兀壓抑了女性的鮮靈和溫柔。它無論線上條上還是在結構上都十分生硬地破壞了女性人體特別是女性頭部的圓潤性,在人的整體上形成了一處格格不入的外在累贅。它令人產生的聯想不僅僅是雞冠,還有其他一些不美的事物,以及諸如“怒髮衝冠”、“蓬頭垢面”、“多此一舉”之類的評語。它乍一出現時會因其反傳統和非一般而滋生新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大眾性的普及,它外在的標新立異的色澤很快消退,本質上的不美的屬性卻日漸暴露了出來,而且為愈來愈多的人所認識。到了這種時候,它被人們如同當初接受它時那麼快地迅速地摒棄掉,便是歷史的必然了。

如今的大街上,我們·已經很少再見到那種頭上頂著一朵梆硬的“雞冠”昂首而行的女郎了。我們常常會情不自禁地為掠過身邊的一頭美麗的青絲所吸引,無論它是自然地長長地披於肩頭的直髮式,還是修剪得當的露出了耳根來的童花頭,抑或是經過了化燙電燙顯出了別一種嫵媚的什麼花樣。愛美是人的天性,善於認識美和創造美更是女人的天賦。“雞冠花”從流行到消退,不是又一次佐證了這個道理嗎?

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