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眾人心中默默一算,發現使用這煤爐,遠比燒炭燒柴火便宜多了。要知道,長安城的木炭已經賣到了二十文一斤,而且還不耐燒,一天就燒沒了。

便是用次一點的木柴,一斤也漲到了三四文,燒得更快,還一屋子煙塵。

不過,這也沒辦法,長安周邊數十里,大多是田地,哪來的木柴,只能跑到百里外的大山中打柴,一來一回,運輸成本十分高昂。

尋常殷實的百姓家,整個冬季,取暖所需的費用,便達到一二兩銀子,再加上一年燒火做飯的柴火錢,攏共也得二三兩銀子,幾乎超過一年收入的三成。

其餘貧困百姓,捨不得燒柴火,平日裡只能縮在家中瑟瑟發抖,只有在煮飯的時候,全家人聚在爐灶前,獲取一點點熱量。

而云中煤爐,第一年只需咬咬牙,買來一個爐子,和所需的煤球。第二年,取暖的銀錢便可大幅下降,一兩多錢的煤球,大部分人還購買得起。

很快,許多人開始詢問如何去買。雲中商隊當即宣佈,此次運來長安的煤爐只有一千個,煤球也只有一萬塊。所以,想要買,得搶先前往雲中商鋪購買。先到先得,後來沒有。

人們蜂擁著湧向商鋪搶購,掌櫃夥計人手一支筆,快速的記錄買主的姓名住址。稍後便會派遣工人運送各家,教授如何使用,以免有人中毒,砸了雲中商鋪的招牌。

於此同時,李戩還命人免費給各大世家大族送一個煤爐,作為試用。這些大家族可是供暖大戶,一家數十上百人口,至少要十幾個煤爐,數千塊煤球。一年下來,也得上萬塊煤球的供應。

一時間,整個長安城,到處都在打聽哪裡還有煤爐買。已經搶購到的人家中,聚滿了親朋好友,親眼觀看煤爐的使用。

在感受到煤爐的便利後,更多的人心中意動,也想購買爐子。

不過,一千個煤爐很快便消耗一空,眾人圍聚在商鋪外,紛紛叫嚷著要買。掌櫃只好親自出面,當場承諾,一定儘快運來煤爐出售,讓大家不要著急。

隨後便命人給購買者登記,一旦煤爐送來,便直接運送到他們家中。

好說歹說,眾人終於散去,掌櫃的這才鬆了口氣。然後趕緊前往大將軍府,稟報李戩。

李戩聽聞彙報後,頓時笑得合不攏嘴。僅僅一日時間,一千個煤爐和上萬煤球便銷售一空,賺取足足一千多兩。

若是再加上絡繹不絕的買主,不用多久,李戩便能憑藉煤爐,賺取上萬兩銀子。

於是,李戩便召集眾掌櫃,命他們立即在城外買塊地,用作倉庫儲存和加工工坊。煤炭直接運送到倉庫,就地進行加工,製成煤球。

同時,李戩準備派人前往長安周邊勘查礦脈,尋找製作水泥所需的原料,以減少運輸成本。

李戩的行為,早已引起朝廷眾人,以及各世家大族的側目。他們有些看不明白對方的目的。做出如此大的動作,竟然只是為了行商賈之事。

難道雲中軍已經十分缺錢,使得堂堂大將軍,不惜親自為那水泥,以及所謂的煤爐背書?

簡直太荒唐了,眾人不由鄙夷的想著。不過這煤爐還真是好用,在房內安置一個,睡覺也睡得舒坦許多。眾人已經打定主意,得跟雲中商鋪多訂購幾個,全家老小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