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不斷髮酵,百姓們半信半疑,但心中卻存了一些期盼。反而是各地計程車族,在看到這份告示後,亦是驚懼不已。

整個關中不過兩百多萬人口,糧食的產量卻達到了上千萬石。如今徵北軍向北開墾大量田地,又準備興修水利,使得關中抵抗旱澇的能力更強。

如此一來,只要沒有大的天災人禍,關中之地將再無糧食危機。雖說糧食豐產,對士族來說,確實是件值得高興的事。

可相對的,糧食豐收,必將導致糧價下跌。他們辛辛苦苦一年,所為的不就是為了賣糧賺錢嗎?糧價若是低廉,這對他們來說,同樣是一件痛苦的事。

就在士族們糾結不已之時,徵北軍又有了新動作。雲中商行趁著目前糧價尚處於中高價位,以略低於市場價,大量拋售糧食,套取銀錢。

此舉一出,頓時引起各大士族的注意。雲中商行的背後,便是徵北軍。徵北軍這個時候拋售糧食,到底意欲何為?

很快,市面上開始流傳出訊息,徵北軍手上掌握的糧食,達到三百多萬石。李戩為了籌集水利工程的資金,意圖用糧食換取銀錢。

眾士族一聽到這個訊息,頓時坐不住了。任誰也看得出,隨著各地大興水利,今年的收成,肯定比去年要好得多。

若是今年秋收達到上千萬石,那麼關中的糧價肯定要大跌。如今他們手上囤積的大量糧食,到了下半年,就徹底不值錢了。

一時間,一些士族按捺不住,紛紛跟著拋售糧食。很快,市面上的糧價,開始往下跌。

但更多計程車族卻持懷疑態度,他們之前已經被李戩擺了一道,大敗虧輸,這一次更是吸取了教訓,按捺住躁動的心,靜觀其變。

不想,徵北軍這一次,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沒有順水推舟,壓低糧價。反而藉著朝廷的名義,出臺了幾道抑制糧價下跌的政策。

這第一條,便是開放釀酒禁令,允許民間自行釀酒,以此消耗剩餘糧食,間接穩定糧價。

第二條,劃定糧價底線,超過最低糧價之時,將宣佈限購,以維持糧價的穩定。

第三條,增加市面上售糧的稅率,以此提高售糧成本,哄抬市面糧價。

緊接著,雲中商行又推出以糧換水泥的手段,以略低於市場的水泥價格,換取糧食。以此消耗市場的儲糧,繼續哄抬糧價。

數管齊下,市面的糧價終於穩步提升。雲中商行大量的糧食向市場傾銷,換取大把的銀錢。短短十數日,雲中商行便售出十餘萬石糧食,賺取十數萬兩。

徵北軍這一波操作,頓時讓各大士族再次看不懂了。按理說,如今市面的糧價並沒有過高,徵北軍完全沒必要在這個時候,攪亂糧食市場。

就算是要攪亂市場,趁機高拋低吸,也不可能自我設限,將糧價定在一定範圍內,使之沒有多少可操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