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聞言,不由一陣苦笑。他們自然明白張崇內心的想法,沒有人想坐視關中大亂,餓殍盈野的場面。可現實是殘酷的,沒有糧食,拿什麼去救濟百姓?

他們固然不願看到關中百姓飢寒交迫,但治下的百姓,同樣面臨著糧食問題。內外親疏,總要先照顧好自己人,才能考慮外人吧?

李戩深深的看著張崇,沉聲道:“張大人所言,我等亦知。然人有親疏,事有輕重。本官必須對治下七十多萬百姓負責,只要對治下百姓盡責之後,才能考慮其他人。糧食就這麼多,無論怎麼分配都不夠。張大人,本官知道你的仁心,但這還不夠,本官需要的是對策。”

張崇猶豫了一下,沉聲道:“大將軍,下官倒是有一個辦法,或許可行。如今我軍庫存糧草三百萬石,但其實遠不止這些,還有民間糧食,儲量至少也有一百多萬石。若是能夠徵收民間的糧食,以配給的方式供應,那至少能夠維持到明年秋。“

“哼,張大人的意思是,讓我軍治下二十多萬有產百姓,節衣縮食,貢獻自己的糧食,來救濟他人?”李戩臉色一沉,冷聲道。

現如今,徵北軍在此立足兩年多,田地真正有產出的,也就二十多萬老移民。其餘的不是胡族,便是新近收攏的移民,根本來不及耕種。

這二十多萬人,才是徵北軍的根基所在。若是動了他們的糧食,徵北軍還能穩定嗎?

張崇聞言,臉色不由微白,咬咬牙,還是沉聲道:“大將軍,唯有此策,能夠維持關中穩定,增強我軍實力。下官相信,只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百姓們會理解大將軍的苦衷的。”

”這不是苦衷不苦衷的問題,而是信譽問題。“李戩冷冷得看著他,”本官制定諸多律法政令,不是用來破壞的。百姓們既然已經交足了賦稅,那剩餘的糧食,便是他們自己的,任何人也沒有權力剝奪。否則的話,我們何以取信於民?“

“如果開了這個口子,今後,誰敢保證,不會隨意徵收其他東西?我們覺得不會,可百姓對我們已經沒有了信任。民心不附,徵北軍何以自強?”

張崇聞言,不由長嘆不語,他也知道,這是飲鴆止渴,必然大損民心。此時被李戩一番呵斥,已是羞愧難當。

李戩看著張崇,語氣當即緩和下來,“張大人此策,亦是不得已之計。不到最後一刻,此策絕不可行。但張大人之前說的也沒有錯,關中不能亂,流民亦不能不收。但張大人的辦法,只是節流,苦了自家人,去解救他人,不過是下策。”

“本官倒是覺得,節流不如開源。”李戩淡笑著望著眾人,“我們沒有足夠的糧食,那就想辦法,從其他地方獲取。“

“關中士家大族數十家,各地鄉紳地主,亦是多如牛毛。雖然之前,在糧價大戰中,損失慘重。但本官相信,各家數年之積,必定不少。以其存放發黴,哄抬糧價,不如為我所用,救濟百姓。“

眾人聞言,不由大驚。秦無害當即站起來道:“大將軍萬萬不可啊,這,這豈不是要跟朝廷翻臉?若是如此,只怕關中將掀起一場大戰啊。”

張崇亦是臉色發白,“大將軍,關中士家大族,盤根錯節,若是劫掠他們的糧草,我徵北軍將成為關中各郡之敵。若是打起來,何以抵禦匈奴?”

李戩抬手示意眾人坐下,含笑道:“諸位放心,本官還沒有那麼魯莽,在這個時候,與朝廷翻臉。但是明的不行,難道就不能來暗的?”

“關中缺糧,流民四起已成定局。朝廷只能捨棄部分人口,以緩解糧食壓力。皆是,流民無以為食,只能揭竿而起,四處劫掠。”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派遣部分兵馬,暗中收攏流民,佯裝流寇,四處劫掠士族地主的莊園糧庫。如此一來,既能獲得糧草,又能收攏流民,以戰養戰,可謂一舉兩得。”

張崇眉頭微皺,沉聲道:“士族地主的莊園,防衛森嚴,一戰下來,流民必然死傷慘重,這。。。。”

“有所得,必有所失。”李戩正色道,“想要活命,那就要拿出自己的性命去拼。我們徵北軍不是聖人,不可能無償救濟他們。想要吃的,那就自己去搶。”

“如此一來,關中豈不是大亂?”

李戩含笑道:“無序的流民才是混亂的根源,只要流民在我們的控制下,雖然會亂,卻不會大亂。或者說,亂的只是士族地主,而不是普通百姓。”

“元氣大傷的關中不是我們想要的,但實力大減計程車族地主,更符合我們的利益。本官不希望,今後掌控的關中,存在太多的麻煩。”

眾人聞言,不由微微一驚,繼而大喜,大將軍這是準備拿下關中了?

李戩彷彿看出了眾人的心思,微微笑道:“現在還不是時候,但也快了。不過前提是,我們能夠擋住匈奴大軍,並將其趕出關中。能不能順利拿下關中,便有依靠諸位之力了。”

“我等一定竭盡所能,不負大將軍厚望。”眾人轟然下拜,激動的喊道。

在所有人眼裡,只有拿下關中,才算是割據一方。如今徵北軍雖然打下了大片草原,卻基本是荒蕪之地,沒有數十年的經營,根本無法打下深厚的根基。

但關中就不同了,這片八百里秦川,已有上千年的開墾經營,又是數朝都城所在,根基深厚,絕對是一塊王霸之地。

東有潼關據守,抵禦匈奴強敵。向西可攻略秦涼,拓展疆域,積蓄力量。向南可虎視漢中荊州,甚至拿下巴蜀。

打下這片根基之後,徵北軍實力大增,未必不能與匈奴人一較高下,收復中原。

李戩淡淡的看著眾人,有慾望好啊。最怕的就是眾人安於現狀,耽於享樂。有所求,方能有所為,是成為一方霸主的幕下群僚,還是做一統天下的開國功勳,相信大多數人都懂得如何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