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迎接老書記,李玉柱將幾個村子的村長全都叫到了一起。

由趙悅娥帶頭,一群人站在村口迎接。

車子緩緩接近村口,鄧南貴從車上下來,熟練的拿出輪椅推著老書記來到面前。

老書記掃過眼前的眾多年輕人,最終停在鼻青臉腫的鄧海富身上。

“哼!”

冷冷一哼算是作為回答。

“老書記,休息的地方已經為您準備好了,您……”

“等等,不急著休息,我先看看你們村子,是不是像你說的那麼好。”

老書記的話讓李玉柱愣了一下,原來接他來享福,怎麼突然變成視察了?

趙悅娥小聲的在李玉柱耳邊說道。

“老舅這時打算考驗你,看看你之前說的有沒有吹牛。”

一聽這話李玉柱明白了,笑著為老書記開道。

一行人率先來到了鄉親們的菜地,看著一顆顆碩大的蔬菜,老書記激動的從輪椅上站了起來。

仔細摸了摸又摘下一點葉子看了看。

“這就是巨大蔬菜嗎?我在省城早就有耳聞,沒想到是真的。”

“這種蔬菜營養價值高,而且收成時間段,現在附近三個村都已經種上這種蔬菜。”

“三個村!那總收成有多少?”

“每個村一個月將近三十萬公斤,而且這種蔬菜體積比一般蔬菜大,重量也會重很多。”

老書記聽著李玉柱的講解嘖嘖稱奇,第一次見到這麼特殊的蔬菜。

如果所有村子都能種上這種蔬菜……

“柱子,你打算推廣巨大蔬菜嗎?”

“並沒有,相反我們已經開始減產。”

“說說你的理由。”

“巨大蔬菜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我本來打算讓每個村子都種上巨大蔬菜,但後來想想巨大蔬菜的泛濫會讓價格逐步下降,為了讓村民們始終保持高收入,除了現在種植的三個村,其他村都不會種。”

老書記暗誇李玉柱聰明,居然能看的這麼長遠。

有些人就是盲目跟風,最後導致市場崩潰物價飛漲。

合理的控制才是最好的選擇。

“那其他村你怎麼辦?”

“我已經有具體計劃,玉泉村和陳家村作為種植基地,保證產量和收成。王家村要負責肥料和滋補酒銷售,而楊家村目前以工藝品為主,後續我會開發其他專案。”

“化肥廠對環境汙染比較嚴重,你怎麼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