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嚴束等五個人湊成了一個小圈子。

還沒有來得及再交談什麼的時候。

代表著諸子百家的領頭人輕輕地咳了一聲。

而隨著這一聲咳嗽,不論是百家的弟子,還是另一邊計程車兵,全都安靜了下來。

“現在人已經來的差不多了,還沒有來的估計就是不願意來的了,咱們可以就攻城這件事情討論討論吧。”

大學士的這句話說完,從另一邊的軍方隊伍中,也走出來了一個人。

“大學士,這件事情雖然必然是由我們進行主攻,但是我希望每一個百人小隊都能夠配上五名不同學派學士。”

說話的人是大將軍,是那邊士卒的首領,也是這一次戰鬥的最高指揮官。

“大將軍,我可以理解你愛兵如子,但是這件事情卻也不是我能說了算的。

這裡一共有接近五百名百家弟子,互相之間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要你這麼說只能分配給將近萬人的軍隊。”

大學士的話說的很委婉,但是意思卻很明顯,那就是這一次攻城,你帶了將近五萬人,一個百人隊分五名學士,不夠分。

大將軍聽到這裡,也不能不正視這個問題,按照他的計劃,是把五百學士打亂,然後安排在軍隊裡面。

百丈高的城池一波肯定攻不上去,再加上墨家的守城術和地理優勢。

他們就必然要拿出一部分士兵去拿命填,而為了減小傷亡,就只能讓那些學士輪換著跟隨進攻。

連著讓這些學士上五輪,那麼每個百人隊就都可以得到這些學士的輔助了。

雖然這麼做有點不把學士當然看,但是卻可以把傷亡拉到最小。

要不然的話,他還是蠻心疼自己計程車兵的,畢竟自己這已經是在用人命填溝壑了。

“墨家守城的神妙,大學士應該是清楚地。

畢竟您年輕的時候也曾跟在墨家鉅子身邊學習,只不過後面因為學術理念的關係轉到了儒家門下。

那麼請問您覺得一個百人隊應該配上多少人合適?”

大學士聽到大將軍揭自己的底,也不著惱,畢竟這是事實,而且他也早就不是墨家弟子了。

“根據我在墨家地學習,確實是一個百人隊配上五名學士最佳,而且最好還是學派不同的五人。

但是現在你一個人帶著五軍而來,這些學士確實不夠用,我知道你打的什麼主意。

你不想讓你計程車兵死,我也不想讓我的學士白白犧牲,他們都是各個學派的傳承者。”

大學士說到這裡,四處環顧了一下,確定了一下週圍都有哪些人。

而他的環視,也讓那些本來有些慌亂的學士們又安定了下來,然後他才繼續開口道。

“這裡有兵家弟子,你可讓他們成為那些百夫長的副手,施展一些兵法。”

“有儒家弟子,你可以讓他們勸說那些城內的百姓不再幫助亂軍守城。”

“有小說家的弟子,可以讓他們製造出不存在的攻城器械。”

“有縱橫家的弟子,可以讓他們把十支隊伍聯合在一起進行進攻。”

“有醫家的弟子,可以讓他們給受傷計程車兵提供治療。”

“但是如果你把它們所有人不論學派能力,直接編入你的百人小隊,那是讓他們去送死。”

大學士的聲音不疾不徐,利害關係說的也很清楚。

那些學士聽到這裡,看向大將軍的眼神一個個的就不善了起來。

能夠來到這裡的人,要麼就是受人所託,忠人之事。

要麼就是對情況有所瞭解,想要牟取利益。

但是沒有一個人想要因為這就把自己的腦袋別到褲腰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