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並沒有將眼神放在吐蕃君臣身上 ,畢竟目前最要緊的是找到和漢王同夥的那個將軍。

其實陳曉心中有猜測,但他們實在是太小心了,陳曉跟了很久都沒有找到他們接觸的證據。

但陳曉知道除了侯君集也沒別的人了。

侯君集也是戰功顯赫了,參與了玄武門之變之後更是極為受李世民的愛重,在軍中的權力也是極為顯赫。

說起與漢王勾結,其實陳曉的第一反應就是侯君集,因為在歷史上勸李承乾謀反的就是漢王與侯君集兩人。

陳曉一直以為是侯君集覺得自己立下大功卻因為貪財而被囚禁,因此對李世民有諸多不滿才挑唆李承乾造反,沒想到是早已和漢王勾結起來了。

雖然陳曉還沒有找到證據,但八九不離十。

李世民手下的將軍都是忠心耿耿的,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更是不凡,陳曉也是因為知道歷史,才能有些許頭緒。

終究還是打草驚蛇了,陳曉也完全沒有想到漢王居然還與另外的人又所勾結,現在漢王與侯君集都徹底蟄伏起來了,一點痕跡都沒有了。

陳曉也意圖透過漢王攔截他的那個時候,軍中的動向來找到侯君集的證據,但一切都是徒勞。這也讓陳曉更加肯定了,在軍中的地位這般高,且有造反想法的也就侯君集一人了。

只是沒有確切造反證據的時候,陳曉是一點風都不能漏的,尤其是跟李世民。

李世民這人實在是重情,就算陳曉真的蒐集到了侯君集造反的證據,李世民也不一定會處理他,更何況是捕風捉影的事情。

這也讓陳曉更加嘆息,總有人的野心實在太重,遇到李世民這樣的君主,已經是三生有幸,卻還嫌不夠,還想要更多。貪心不足蛇吞象就是形容這樣的人。

陳曉能大概猜到侯君集是怎麼想的,記恨李世民懲罰他是一個原因,更多的還是覺得不滿足。

李世民手下的能臣實在太多了,他雖然也是重臣,但有李靖、尉遲恭、長孫無忌等人在前,他永遠不可能成為第一人。

而漢王不一樣,漢王有野心,也有能力,最關鍵的是手底下還沒人,他從龍之後,還能更進一步。

只是他終究是成不了事,如今他們羽翼未豐就被陳曉發現,只能是祈禱李世民能夠放他們一馬了。

……

東宮議事殿中,李承乾走來走去,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

“老師,如今可怎麼辦呢?那個人若是一直不出來,我們就一直在這兒等嗎?”

陳曉則是淡定喝茶,面上沒有一點兒愁緒。

“他不出來,我們逼他出來不就行了嗎?”

“如何逼他出來?”

李承乾坐到陳曉對面,看著陳曉的眼神閃著光芒。

陳曉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李承乾一句。

“你有沒有猜測過那個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