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受賄70餘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坐在上首,見陳曉還與太子行禮,皺眉勸解到:“陳曉怎麼還跟太子行禮呢?你是太子老師,沒有老師向學生行禮的。”
陳曉笑了一聲,不以為意。
“臣知曉陛下向來教導太子殿下要尊師重道,殿下剛剛也到了殿門口迎臣,這便是師徒之禮。”
“但殿下是大唐儲君,殿下為君,我為臣,行的是君臣之禮,合該如此。”
“兩次行禮是兩個身份,身份意義不同,自然都不能廢。”
陳曉一向膽子大,因為跟李世民交往的時候並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因此兩人交談之時,總透著一種隨意。
這種跟長孫無忌,房玄齡他們都不同,他們雖是一起打天下的,但他們打天下的時候就知道,李世民是主,他們是臣,因此隨意總有一個度。
相比較來說,陳曉看起來更不重禮一些,但儘管如此,也只是交談之時顯得更親切一些,從知道李世民的身份開始,陳曉就從來沒有敷衍的行過禮。
別看李世民如今這麼說,但陳曉說出的那番話,還是讓他心裡開心不少。
李世民也不是懷疑陳曉的野心,只是自古以來,帝王便多疑,陳曉能一直保持著初心,不忘自己的身份,自然是更好的。
不僅僅是李世民,就連長孫無忌等人也是同樣如此,陳曉這個年紀,這個身份地位,也確實會讓人比較忌憚。
見陳曉這麼說,李世民也不再多說什麼,正色商議之前的正事。
“松贊干布果然在年前就來了,陳曉從扶桑歸來那天,他已經在長安呆了兩月餘了。要不是陳曉認出來了,朕到現在都被埋在鼓裡。”
這裡都是自己人,自然不是第一次聽說松贊干布很早就來的訊息。
這事兒說起來也並不算什麼大事,大唐民風開放,長安城中異族之人也是不少,只是一般的異族人,和一個國家的君主來長安是有很大不同的。
他們也是主要擔心,松贊干布前來要只是打聽一些訊息倒還好,就怕做什麼影響長安的的事。
可別小看一個君主的影響力,一個普通的大臣來長安能做的事兒,和一個君主來長安能做的事兒是有很大不同的。
眾人知道李世民今日叫他們過來估計是查的松贊干布來長安的行跡出來了。
李世民的語氣中有怒火,現在誰也沒去觸這個黴頭,只是覺得看起來這松贊干布做的事不算小,引的皇帝這麼生氣,和親的事算是徹底成不了了。
李世民的火也不是衝著底下這幾個人的,這都是重臣,每日都是忙的腳不沾地,不可能事事都知道,因此也並不在乎他們的反應,自顧自的說了下去。
“這都不知道,這吐蕃居然這麼有錢,看來這要錢還是要的少了。”
“這松贊干布來了長安不過三個月,就與長安七十多個官員有了聯絡了。”
“這是給了多少金子?一點訊息都沒傳出來,我大唐的官員這連這點骨氣都沒有?”
眾人雖也有自己調查,但畢竟調查的並沒有那麼詳細,聽到這個數字也還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長安官員是多,但一下子有七十多個背叛了,也是讓人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