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成就上,他可能永遠都比不上弟弟了,但他也漸漸接受現實,出來一趟也已經讓他有所獲得,便是值得的。

陳曉看著李承乾的神色幾經變化,也不打斷他,就這麼含笑著看著他。

陛下是一個性情中人,一般情況下並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但這跟太子臉色的神色很不一樣,陛下臉上很少能見到這種複雜變換的情緒。

等李承乾臉色恢復平靜,陳曉才慢悠悠的又接著沒說完的話。

“陛下對殿下寄予厚望,殿下是太子,是將來掌一國之人,要學的知識,要會的知識都不能是如何去發明創造。”

“發明創造自然有魏王,吳王以及工部的那些朝臣去做,殿下要做的事是知人善任,是要調動這些人去做為民有利,與國家有利的發明,是做最好的決策,是將國家政務打理的越來越好。”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這句話是漢王劉邦所言,想必殿下也讀過,殿下不需要在科學研究上勝過魏王吳王,不需要在帶兵打仗上勝過左武衛大將軍秦瓊。”

“殿下只需要將這些人識別出來,然後將他們放到合適的位置,讓他們在自己的位置上發揮所長,這難道不更是一種出色嗎?”

李承乾越聽越認真,陳曉說的這番話,他並不是不知曉,只是陳曉的教導方式好似格外能入了人心。

對於儲君的教導,知人善任也算是老生常談了,漢王劉邦說的得天下的訣竅也並不是第一次聽了。

但這一次陳曉所講的卻好似跟他的老師們教導的也不一致。

他的老師們是他父皇精心挑選的,自然都算是學識最厲害的那些人,但他卻覺得,陳曉的教導卻要比他的老師們的教導要更好一些。

分明是一樣的知識,老師們教給他,他學了,也記住了,但也就這樣了,總是感覺是空泛的。但陳曉這麼一說,他卻是有了更多的思考。

他開始想朝中的哪一部分人他的能力跟位置是不匹配的,也許一些平日裡看起來平庸的朝臣,放在另一個位置會更好呢?

如果陳曉知道李承乾所想的話,一定就會明白了,為什麼李承乾明明都是由學識最好的老師們教導,卻還是不夠出色。

這些老師們以高標準嚴格要求李承乾,他們只管將自己腦海中的知識全部教給李承乾,李承乾也如他們所願,將那些知識學的很好,但他們只管教卻並不會多加引導李承乾思考。

李承乾就有點像是現代應試教育下的孩子,如果他在現代的話,絕對是能考前三名的學霸。

只是他卻不能讓他學到的那些知識用於日常生活中,就是因為他只是把知識學到了腦子中,卻不多加思考,當然也不會應用。

但這種人才是真正好教,他什麼都懂,只要稍微一點撥,他的進步就會非常之明顯。

陳曉看著李承乾明顯專注思考的表情,靜默在一旁等他思考完。

能引起太子殿下的思考他這番話就沒有白說,他也期待著太子殿下將來能給他什麼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