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太極宮。

距離陳曉離開長安已經有半年時間。

李世民直到陳曉離開長安城,才意識到了自己身邊有個陳曉做事有多方便。

如今朝堂上雖然沒有什麼大事兒,但是李世民遇到事情的時候還是不由自主的想到陳曉的身上。

只是這段時間,朝中不少大臣像是吃錯了什麼東西一樣,紛紛上書參奏陳曉。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讓李世民不由自主的將注意力放在了隴右道過去不太起眼的渭州城。

太極殿內。

李世民將手中的一份奏章扔到一邊,抬頭看了看長孫無忌等人,開口道:“已經是第六本了,從前幾日開始,參奏陳曉的奏摺就沒少過,你們三省是如何篩選的?”

聽到這聲質問,長孫無忌也是頗為無奈。

這事兒他是真的沒有辦法了。

參奏陳曉的奏章何止陛下桌子上這麼點?

都快要將他這掌管三省的大臣砸死了!

就這還是長孫無忌千挑萬選出來的奏章。

“陛下,臣這幾日也在仔細檢視,但參奏陳曉的奏摺是隻多不少……”

李世民眉頭一皺,沉聲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長孫無忌無奈的笑了笑,隨後開口道:“陛下可還記得數月前陳曉上奏的渭州改造一事?”

李世民點了點頭,臉上的疑惑之色愈發濃重起來。

“自然是記得,朕還同你們一起商議了幾次,已經下旨讓陳曉開始改建,可是這分明是好事,為何參奏陳曉?”

“你看看這找的理由,擅動刀兵,尋釁滋事,可有半點和渭州城有關係?”

長孫無忌暗自苦笑一聲,隨即說道:“據臣所知,這渭州城改造完成之後,商市一視同仁,不少大臣家中都有商隊在西域活動,因為拿不到好處,但又不得不看著渭州城的臉色,一直懷恨在心。”

“月前一支大唐商隊遇襲,陳曉下令我邊軍進入西域剿匪,西域諸國便派人在長安城活動,這些大臣們都受了蠱惑,這才找了個機會參奏陳曉。”

只是聽到這些,李世民便知道了這些人是個什麼打算。

說白了,還是從陳曉身上沒有佔了便宜,在這兒開始找補起來了。

想到這裡,李世民心中愈發的惱怒起來。

“哼!一群鼠目寸光之輩!陳曉這般做是為了他自己嗎?分明是為了我大唐!”

“一個小小的沙匪也敢肆意襲擾我大唐商賈,當我大唐上下眼瞎不成?”

“朕沒有親自下旨剿匪已經是給他們留了臉面了,還想怎樣?”

長孫無忌此時也是點了點頭,隨後說道:“陳曉所作所為並沒有什麼問題,陛下明鑑!”

李世民此時也隨之冷靜下來,仔細想了想才說道:“所有參奏陳曉的奏章留中不發,另外擬一道旨意給陳曉,朕准許他在西域便宜行事。”

“另外調集關中府兵八萬,於隴右道集結,受陳曉轄制。”

“朕倒是要看看,有誰趕在這件事上同朝廷站在對立面上!”

聽到李世民這一連串的旨意,饒是長孫無忌早就有所猜想,此時也忍不住心中一驚。

給一道旨意允許便宜行事就已經足夠了,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這句話可不是簡單說說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