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李世民雖然心中有些不太爽利,但終究是因為世家豪門的緣故。

對於陳曉,李世民還是相當有耐性的。

尤其是剛剛一番對論,陳曉將世家豪門懟的體無完膚,甚至於讓各家都有些言詞失控的跡象。

對於李世民來說,陳曉剛剛的表現,讓李世民頗為讚賞。

因此當陳曉說出來這話的時候,李世民還是極為耐心的打算聽聽陳曉要說什麼。

只見那陳曉恭恭敬敬的朝著李世民行了一禮,開口說道:“臣借大勝之機,向陛下討一個封賞。”

話音剛落,不管是李世民還是其他大臣,全都一臉詫異的看著陳曉。

眾人都知道陳曉是個什麼人,這時候陳曉提出來的這個要求,著實是讓人有些看不明白。

而聽到這話的李世民頓時就是輕咦一聲,一臉好奇的朝著陳曉看去。

封賞?

自己難道給的東西陳曉還不滿意?

但仔細想想,這陳曉似乎平日裡也不是貪得無厭的樣子,難不成是有什麼難言之隱?

想到這裡,李世民便開口問道:“什麼封賞?”

“臣懇請陛下降旨,著唐軍將遠在高句麗戰死的將士,無論前朝還是此戰,全都迎回大唐,建廟祭祀!”

陳曉這話說得擲地有聲,但落在其他人的眼中卻無異於驚雷降世。

眾多老將詫異無比的看著陳曉,心中滿是驚駭。

他們居然一時間想不明白,陳曉為何突然要這麼說。

而莫要說他們,便是李世民也想不明白,為什麼陳曉要這麼做。

目光死死地盯著陳曉看了片刻,李世民才開口問道:“陳曉,可否說說為何要這麼做?”

似乎早就知道李世民會這麼詢問自己,只見那陳曉不慌不忙,開口解釋道:“陛下,臣之所以有此想法,是因為高句麗一戰,見了太多將士血染沙場。”

“前朝無道,致使中原之地出去的忠勇之士埋屍他鄉,魂無歸處。”

“加之我大唐自立國以來,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方有如今之盛世。”

“臣以為,應當建立香廟,世代供奉這些我大唐的英魂!”

陳曉說完之後,大殿當中安靜無比。

李世民眼中光芒閃動,似乎在考慮陳曉剛剛所提議到底如何。

仔細想想,似乎陳曉所說的並沒有問題。

見李世民有些猶豫,陳曉思索片刻之後,接著說道:“陛下,此法可為朝廷在戰後安定天下人心。”

這話才是關鍵,雖然李世民早有想法,但他等的就是陳曉這話。

“好!此事朕準了!”

“朕不僅僅要將戰死在高句麗的英魂帶回我大唐,還要將我大唐歷次開戰戰死的英雄一同陳列於香廟之中!讓我他們享受我大唐萬千子民世代祭拜!”

聽到這話,李世民這麼說,陳曉才稍稍鬆了一口氣,眉宇間浮現出來一抹喜色。

這件事情他在開戰之後就有所考量。

之前兩次大戰,陳曉雖有參與但感覺終歸是差了一點。

這一次遠征高句麗,看著不少將士埋骨異鄉,陳曉此時才感覺到這種戰死沙場的感覺讓人有多難受。

也因為這些原因,陳曉才有了模仿前世,祭奠英靈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