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動動手指就能夠將木板擊穿,這要是打在人身上……

想到這裡,胡海的身體就忍不住顫了一下,眼中滿是驚懼之色。

陳曉走到那彈孔處看了一眼,見散佈還算好,主要是距離有些差強人意,若是改進一下,或許還有提升的空間,不過眼下看來是夠用了。

折身回到那開槍的人身邊,看了一眼對方手中的燧發槍,見槍管並無大礙,陳曉就知道強度也算可以。

將那燧發槍拿在手中掂量了一下,槍口掃過眾人的時候,只見眾人齊齊後退了一步。

見狀,陳曉輕笑一聲說道:“無妨,裡面已經沒有彈藥了。”

聽到這話,眾人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陳曉將那燧發槍遞給剛剛開槍的人,開口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公爺,小人名叫高鵬。”

“很好,今天起你就不是薛將軍的護衛了,而是我大唐火槍隊的隊長了!”

聽到陳曉現場任命自己的護衛,薛仁貴也有些不解,正在疑惑的時候,陳曉的聲音再次響起。

“薛仁貴,即刻從軍中挑選三百人,我有大用。”

“另外,胡刺史,你可以下令召集登州鐵匠,加速打造這燧發槍,出海之前,本帥要見到最少六百支燧發槍,有沒有問題?”

陳曉驟然下令,薛仁貴和胡海兩人愣了愣之後,急忙躬身領命。

好在只有六百支,加班加點應該沒有問題才對。

見燧發槍的問題暫時解決,陳曉也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現如今的大唐水師,雖然實力比較強,但相對於原始的接舷作戰,還是不確定因素太多。

陳曉現在要做的是,儘可能的減少傷亡,而投石車投擲火藥太過慢了一些,燧發槍也就成了陳曉目前最好的選擇。

一連幾天,登州港都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樣子。

大量的鐵匠集結此處,開始不斷的打造燧發槍。

因為鐵料和人工數量眾多,僅僅耗費了七天時間,胡海召集的人手就將燧發槍全部打造完畢。

而這七天時間裡,陳曉所要的三百人也已經開始訓練。

按照陳曉的標準,這三百人首要的便是對燧發槍的瞭解和配合。

陳曉打散成三個方陣,每個方陣一百人,又將每個方陣劃分成三個佇列。

三段式射擊的好處,就是彌補了是燧發槍裝彈的空檔期,讓攻擊沒有明顯的遲滯。

這種新奇的作戰方式,讓軍中不少校尉將領都頗為好奇,到底這麼做的效果有多大。

而陳曉也不挑明,他在等,等一場大戰來檢驗燧發槍陣的效果。

無論是海戰還是陸戰,陳曉都不清楚戰果如何,但是陳曉很清楚,一旦這個方法成功,日後大唐作戰的方式將會徹底發生改變。

燧發槍和火藥的使用,將會成為大唐日後的主流。

而這也將成為陳曉這一戰當中,所擁有的最大的一張王牌。

在登州港準備休整了多日之後,那浩浩蕩蕩上百艘戰船,在一聲悠長的號角聲中,緩緩駛離了登州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