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書院算得上是大唐建國以來最為奇特的書院。

雖然屬於長安轄制,但卻距離都城長安有些距離、

從高陵書院要建立的訊息傳出來之前,這座書院就註定和其他書院不太一樣。

現如今的大唐,四書五經這種顯學,即便是因為科舉制的存在,也並沒有完全鋪開。

讀書人依舊是較為稀少的存在。

無論是講授四書五經的人,還是地方,大部分都被世家豪門掌握。

普通的黎民百姓,根本沒有讀書的機會,即便是有,那也要依附於世家豪門的書院。

現如今,這高陵書院組建,按照朝廷的說法,那是以才取人。

同朝廷的科舉制度有異曲同工之妙。

尤其是當高陵書院的講師被公佈出來之後,不光讓天下學子大為驚喜,就連不少的世家豪門子弟都趨之若鶩。

那可是當朝大儒,拋開陳曉不說,諸遂良等人哪個不比世家豪門的講師有名?

因此當高陵書院招生考試的簡章被公佈出來之後,僅僅三天時間,名額就被佔滿,遠超陳曉的預料。

“也算是開門紅了,單單是關中之地,就有近千人報名,實在是遠超老夫預料。”

諸遂良輕撫鬍鬚,臉上滿是興奮之色。

貞觀年來,就算是大敗突厥吐谷渾,都未曾讓諸遂良有這樣開心的時候。

諸遂良此時的模樣落在陳曉的眼中,卻是讓陳曉有些哭笑不得起來,但一時間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天下士子求學無路,這次有了機會,自然是不肯輕易放過。”

“我們的高陵書院,也算是為天下學子開啟了求學之路。”

諸遂良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神色間隱隱有些激動。

“國朝取士,如果能夠按照公爺之前的規劃,一旦做到,那必然是有利於天下黎民,和我大唐江山社稷的好事兒。”

說到激動的地方,諸遂良站起身來,來回踱步,隨後一臉激動的看著陳曉,開口說道:“不如,我們將招生的規模擴大一倍如何?”

“要知道,不僅僅是關中之地,還有整個大唐都有不少求學無望的學子!”

原本以為陳曉會答應下來,但是讓諸遂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此時的陳曉居然搖了搖頭。

“不可以。”

“為何?”諸遂良滿臉不解的看著陳曉。

“很簡單,兵貴精不貴多,我首先要做到的便是穩住書院,人太多,只會拖垮整個書院。”

說話間,陳曉目光灼灼的盯著諸遂良,緩緩道:“諸大人,你要記住貪多嚼不爛啊~”

聽到陳曉這麼說,諸遂良愣了片刻,隨後搖頭苦笑一聲。

“是老夫著相了。”

諸遂良深呼吸一口氣,開口道:“既然如此,那就如期舉行考試吧。”

……

眼下的高陵書院還是在建狀態,但是已經建起了不少學堂。

高陵書院第一次招生考試,就是在這修建了一半的書院中進行的。

穿過架在涇河之上的大橋,學子們一臉好奇的踏入到了書院當中。

因為採用的是水泥青磚建造,整座書院雖然沒有徹底建完,但是那種莊嚴肅穆還是讓不少學子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