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訝之色。

這陳曉當真是個天縱奇才啊!

房玄齡不疑有他,不得不說這字確實好,雖然有二王的底子,但已經可一說是自成一家了。

朝堂之上,書法一道首推三人,那便是歐陽詢,諸遂良和虞世南三人。

三人書法可以說是冠絕大唐,各有千秋,一手好字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但是眼前陳曉這一手字,卻是從來沒有出現過。

“筆法遒勁有力、真情流露,結構沉著,點畫飛揚,實在是難得的好字,縱觀二王之後,這一手字足以傲視我大唐的書法大家了。”

話音落下,眾人紛紛扭頭朝著魏徵看去,就連李世民都滿臉的驚訝之色。

當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魏徵居然夸人了!?

要知道,自從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對前太子的門生故吏並沒有趕盡殺絕,相反有才的人繼續任用。

尤其是這魏徵,自己可是相當看重,要不然今天這事情也不會讓魏徵前來。

而這魏徵入朝之後,雖然不能說跟自己處處作對,但是這脾氣著實算不上好。

無論是朝堂還是平日裡,夸人的話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不曾想今天看到這字之後,居然開口夸人了。

然而這還遠遠不夠,就在魏徵說完這句話之後,居然朝著李世民躬身行了一禮。

“陛下,字如其人,能夠寫出這一手字來的必定不是一般人,而且這詩文大氣磅礴,極為難得,可見此人胸有溝壑,腹有詩書,必然是一位賢能之人,還望陛下引薦,臣倒是想要見見這位賢能。”

能夠得到魏徵這麼誇讚,李世民心中也是頗為驚訝。

但是這陳曉自己藏都來不及藏,怎麼會引薦給魏徵?

以魏徵的性子,知道了此事之後大機率會將自己的身份暴露出來。

而此時,房玄齡也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臣和魏大人的想法一樣,如此大才如果不見上一面,實在是遺憾。”

一瞬間,李世民突然有點後悔顯擺陳曉的字了,這簡直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再看杜如晦和長孫無忌,此時還是一副仔細研究詩文的模樣,還時不時的比劃一下,好像真的沉迷其中一樣。

只有李世民心中清楚,這兩人是在躲著自己,以免引火燒身。

想到這裡,李世民便是深呼吸一口氣,隨後將目光落在魏徵和房玄齡兩人身上,乾笑道:“兩位愛卿稍安勿躁,這位賢能就在長安城中,過兩日空閒下來,朕帶你們見識見識,話說回來,這輔機和克明兩人也是早就見過這陳曉的。”

對於李世民這話,長孫無忌和杜如晦自然是知道陛下在刺自己,但是兩人也還是裝作聽不見,而是在專心欣賞陳曉這一手字。

不提詩文,單單是這一手字就足以傳家了。

如果再有類似詩文出現,那便是傳世之作。

此時的長孫無忌和杜如晦已經在盤算著,什麼時候登門求字去了。

而聰慧如房玄齡和魏徵兩人,看著陛下和長孫無忌,以及杜如晦此時的反應,便知道這當中必定有什麼蹊蹺,所以也就不再過多的詢問,只當這件事情已經揭過去了。

君臣幾人又開始重新對這詩文和書法進行討論和欣賞,對於陳曉此人都心知肚明不再提及。

太極宮中發生的事情陳曉並不知曉,此時的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送走李世民之後,陳曉便徑直回到了後院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