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我的酒坊為例,你我若是擴大生產,以此來增加利潤,便需要大量的糧食,屆時收購糧食的時候,必然會和糧商競爭,價高者得,最後受益的還是農戶。”

“再說酒坊擴大,就必然會需要人手,而農戶不可能一年四季都在乾等地裡的莊稼,農閒時可以到我們的酒坊工作,收入也會進一步增加。”

“至於你擔心的其他商戶反對商稅,那倒是沒有必要,畢竟朝廷收了商稅,一旦發現這商稅成為最大的進項,必然不會幹殺雞取卵這種事情,而是想辦法讓這隻能下金蛋的雞保護起來,讓商業平穩發展才是。”

聽到這裡,李世民也微微頷首,表示認同。

陳曉這話說的不錯,如果說商稅真的成為國庫的最大進項,莫要說朝廷不會殺雞取卵了,一旦有人打這隻雞的主意,朝廷就會將他徹底弄死。

看著李世民陷入了沉思當中,陳曉微微一笑,眼神中閃過一抹嚮往之色,似乎是不經意間感慨了一句。

“若是商稅操作得當,怕是這天下就再也不需要農稅了。”

話音剛落,那李世民如遭雷劈一樣,整個人都僵在原地,滿眼不可思議的看著陳曉。

不收農稅!?

那豈不是說天下農戶的負擔就會進一步解除?

李世民也是飽讀史書之人,經歷了隋末亂世,自然是知道這天下大亂的根源便是農戶無田可耕,無糧可食,加上那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的農稅。

這才導致天下農戶揭竿而起,最終天下大亂。

若是能夠取消農稅,他李家的天下豈不是說就能夠做到真正的天下歸心了?

到時候他李唐天下豈不是延綿千年萬年不倒!

此時的李世民越想,心中就愈發的激動,但也很快就冷靜下來。

身為一國之君,李世民比誰都清楚若想做成這千秋萬代事情不是一朝之功。

商稅需要收起來,但也不是立馬就能夠奏效。

可以說陳曉這計策是功在千秋的大計劃,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到的。

他需要慢慢安排,以保證這商稅能夠順利推行。

想到這裡,李世民在看陳曉的眼神都變得不一樣起來,嚴格來說這是陳曉第一次給他出謀劃策,自己卻是沒有想到陳曉會拿出這麼一個辦法來。

一時間,便是連李世民都不得不感慨一聲:“賢弟,你有大才啊,這辦法換做是我,便是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來的。”

陳曉聽到李世民這聲感慨,便是輕笑一聲說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也不過是想的多了一些罷了,你若是當今聖上,看到的怕是比我都遠。”

李世民心中苦笑一聲,一時間卻是不知道這話是誇自己的還是在罵自己。

此時的李世民恨不得現在就告訴陳曉,自己就是當今聖上。

但李世民還是生生忍了下來,這時候若是暴露了,他還怎麼和陳曉如此暢快的聊天,君君臣臣還怎麼在一起商量賺錢的大事?

這麼輕鬆的相處方式,卻是讓李世民有些捨不得就此打破。

所以這戲還得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