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在怒斥頡利可汗的時候,將陳曉叫出來,陳曉臉上的表情也沒有多少變化。

見李世民說完之後就一直盯著自己,陳曉索性也不再沉默。

“陛下,臣並非是因為旨意一事,陛下的旨意,臣子只能遵從,臣今日不說話,是因為其他事情。”

抗旨這種事情陳曉沒有必要去做,畢竟成本太高,要的是自己的性命。

再說,長樂公主對自己心中有意,陳曉早就知道

這事兒甚至於黃婉兒都看出來和自己提過幾次,只不過自己也是閉口不談,從未做過什麼僭越之舉。

這時候明著拒絕,怕是長樂公主那裡不好交代。

而聽到陳曉這麼說,原本懸著心的李麗質此時也瞬間放下心來。

父皇的旨意她知道之後,心中甚是歡喜,但又有些擔心,擔心陳曉會拒絕父皇的賜婚。

聽到這話的李世民心中有些奇怪,原本以為陳曉在擔心此事,誰知道居然不是。

“那你究竟是因為何事?”

“臣斗膽問陛下一句,陛下此次平滅突厥是否已經滿足了?”

今天從李世民城外迎接王師回朝開始,陳曉就發現李世民明顯變得不一樣起來。

雖然興奮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陳曉發現了李世民似乎過於急於宣揚自己的戰功。

陳曉擔心,因為自己的緣故導致突厥提前被滅,從而使李世民心境發生了變化。

畢竟僅僅一年的時間,李世民就僅靠數萬鐵騎平滅突厥。

這種功績不要說李世民了,縱觀歷朝歷代對外族征戰,有誰能夠做到這一點?

而這件事情,滿朝文武都沒有注意到,就連魏徵都沒有出來勸阻,不能鋪張浪費,只是覺得理所應當。

陳曉擔心,這位剛剛踏上明君之路的帝皇,會因為這件事情從此走上一條岔路。

而此時眾人聽到這話之後,全都是有些意外的看向陳曉。

雖然這話粗聽沒有毛病,但語氣卻是質問的語氣,若是放在過去說還沒事兒,自從陳曉入朝之後,就從未見過陳曉這麼和李世民說話。

一時間,氣氛變得詭異起來。

李世民看著陳曉愣了愣,隨後突然笑了起來。

“朕果然沒有看錯人,便是如今身份不同,你也是這個性子,該說就說,從不隱瞞自己心中所想。”

李世民眼中光芒閃爍,目光灼灼的盯著陳曉。

“不錯,你剛剛所說的感覺,朕在拿到軍報的那一刻確實有,多年屈辱,一朝雪恥,朕確實高興,朕也確實是狂妄了一些。”

“就在你剛剛所說的那句話之前,朕心中依舊這麼想過。”

“因為朕連突厥都不懼,這天下,朕再無懼怕之事!”

“可是你剛剛一句話卻將朕問醒了。”

“朕此時此刻不能有這種想法,也不能就此打住,滿足自己。”

“前段時間你便說過,這天下之大,並非我大唐一國,朕依舊記得這句話。”

說著,李世民便站起身來,在眾人驚駭不已的眼神中,對著陳曉躬身行了一禮。

“還望先生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