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獨讓不少人疑惑的是那名單上排名第一的陳曉。

這位永壽縣男不曾離開長安城一步,怎麼就能夠位列第一呢?

不清楚其中內情的官員,此時以為自己找準了點,自然是不肯輕易放過。

“陛下,臣以為永壽縣男位列第一簡直荒謬,此人不曾踏出過長安城半步,有什麼資格放在第一位?難不成就因為其舉薦薛萬徹有功不成?”

“此乃薛萬徹見機賄賂永壽縣男!”

好傢伙,這站出來說話的不僅僅要告陳曉,就連薛萬徹都牽扯上了關係。

李世民眼中寒光一閃,朝著那說話之人看去,旋即心中冷笑一聲。

果不其然,說話之人乃是出身博陵崔氏的崔博彥。

自從上次災民中毒一案之後,博陵崔氏出身的崔博身死之後,博陵崔氏的名聲也一落千丈。

雖然還掛著五姓七望的名頭,但是已經成為了不少人譏諷的物件。

說博陵崔氏能夠忍耐下來的,那也是無可奈何的結果。

這一次好不容易找到了攻訐陳曉的機會,博陵崔氏自然是要嘗試一番。

而崔博彥也是因為發現了這一點,率先站了出來。

大殿當中一片安靜,除了崔博彥之外,居然沒有人上前附和。

安靜了片刻之後,李世民才緩緩說道:“那依崔大人的意思,朕應該即刻下旨,將薛萬徹和陳曉關押起來細細審問才是?”

“這……”

崔博彥瞬間語塞,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這時候將有功之臣關押起來,除非是沒有腦子的人才會贊成,可自己話已經說出來了,再如何應對卻不知道如何回答李世民的問題。

見崔博彥僵在原地一言不發,李世民冷哼一聲,開口說道:“杜如晦,你來給這幫不知天高地厚的貨色說一說,為何薛萬徹要將陳曉列為首功之人!”

杜如晦臉上苦笑一閃而逝,雖然這種打臉他們兵部的事情,他不願意提及,但事實就是如此,陛下有詔,自己不得不說。

如果不是這群蠢貨,自己何至於這麼丟臉?

只見那杜如晦站出來,躬身道:“臣遵旨。”

說完,站起身來恨鐵不成鋼的瞪了一眼打算搞事情的眾人,眼光甚至於能夠殺人。

“陳曉位列首功,原因有四。”

“一為舉薦有功,若無陳曉舉薦,朝廷不可能會如此迅速找到合適的人選,戰機稍縱即逝,正是因為陳曉,我朝才能夠迅速出擊。”

“二為獻糧有功,陳曉研製新的軍糧,易於儲備,方便攜帶,一人一袋便可攜帶一月口糧,大大加快了我大唐鐵騎的行軍速度,還保證了應該有的戰鬥力,為之後襲擾突厥打下了基礎。”

“三為獻圖有功,陳曉讓人備制突厥北境地圖,各部位置極為精確,為我大唐鐵騎精準打擊突厥提供了很大的作用,不至於毫無頭緒,浪費精力。”

“四便是獻策有功,陳曉獻策陛下離間突厥各部,致使突厥內部分裂,各自為戰,導致頡利可汗手中無可用之兵,這才為我大唐鐵騎一舉拿下王庭,打通了道路。”

等到杜如晦將陳曉的功勞一一列舉之後,李世民目光掃過一幫先前還蠢蠢欲動,此刻卻低頭不語的御史,忍不住冷笑一聲。

“此刻你等可知道為何要朕將陳曉列為首功之人了嗎?”

大殿內一片寂靜,一眾先前還不明白內情的官員,此時心中早已是掀起了無數的驚濤駭浪。

這看似在長安城中待著不動,存在感極低的永壽縣男陳曉,居然不聲不響的做了這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