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其他人也不由得蹙起眉頭。

雖然崔博這話說的簡單,但是透露的意思卻不簡單。

似有甩鍋之嫌。

一時間整個大堂當中都安靜下來,似乎誰都知道崔博是什麼意思,但卻沒有人願意點破。

寂靜了片刻之後,崔博也不生氣,接著說道:“陛下乃是天子,這蝗災驟起便是天災,天災便是上天的昭示,至於為何昭示,諸位想必要比本官清楚不少吧?”

說話間,崔博的眼中便是一抹寒光閃過。

“自陛下登基以來,朝中便是風言風語不斷,尤其是玄武門之變,更是陛下不修德行的佐證,如今天降災禍便是警示,我等身為御史,便有職責指出陛下不妥之處。”

聽到這話,眾人心中便是一驚,齊齊目瞪口呆的朝著陳曉看去,眼神中滿是不可思議之色。

這是要借蝗災一事將陛下逼死不成?

見眾人一言不發,崔博接著說道:“此事乃是我等職責所在,而你們又是崔氏一手扶持起來,當今聖上什麼打算便是本官不說你們也應當知道才對。”

“若是我崔氏倒了,諸位還能獨善其身不成?”

話音剛落,只見先前說話的高玉便上前說道:“我等自然是以大人馬首是瞻,只是聯名上奏一事太過重大,可有其他人助力?”

就如同崔博所說的那樣,他們都是博陵崔氏一條繩上。

此次機會難得,若是操作得當,便能夠壓制陛下不該有的心思,並且還能夠打壓勳貴,進一步鞏固他們世家的地位。

畢竟治理天下還是要依靠他們這些世家,如果他們不配合,這災情一起,誰來賑災?

至於如何壓制陛下,那再簡單不過,只需要讓陛下無計可施,下罪己詔,在罪己詔當中做出承諾便可。

他們要的便是這一個目的,而不是其他。

崔博聽到高玉詢問之後,嘴角一揚便是一抹微笑浮現出來。

“高大人心思縝密,此事我崔氏已經同其他人商議好了,明日早朝便是出手之時。”

高玉心中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朝著那崔博拱手道:“如此我等便知道如何做了。”

其餘人也是微微頷首,心中也不在有其他的擔憂。

能夠同崔氏聯手的必然也是大世家,這一次說不定真能夠一勞永逸。

畢竟陛下才登基一年,根基不穩,對於陛下來說,他們又不是秦王府舊臣,只能以此來自保。

崔博看著眾人應下這件事情,臉上也浮現出來一抹笑意。

“如此,諸位就各自回府,儘快準備上呈的奏章吧。”

眾人行了一禮,這才紛紛散去,而崔博看著眾人的背影,也是輕笑一聲重新回到後院當中。

今日長安城一片寂靜,但內裡早就是暗流洶湧,這是一次機會,不單單是他崔氏不願意放棄,便是其他世家也不願意放棄。

身為博陵崔氏的人,崔博對於這次手握主動勢在必得。

一切便要看明日的朝堂爭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