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突然就不香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杜如晦來找陳曉求字,先前並沒有想太多。
只想要看看陳曉能寫什麼,自己就要什麼。
畢竟自己同陳曉的關係算不上太親密,自然是不能像陛下那樣要求不少。
只是現在看著陳曉剛剛給長孫無忌所題的字,杜如晦突然有了一些其他的心思。
這時候聽到陳曉的詢問,杜如晦愣了愣之後,稍稍想了想才開口說道:“小陳掌櫃,這題字之前在下確實是有些想法。”
“哦?說說看。”
陳曉倒是有些意外的看了杜如晦一眼,心中不免有些好奇起來,看杜如晦此時的反應,似乎有些不一樣的想法。
只見那杜如晦沉吟片刻,隨後開口說道:“小陳掌櫃不知,此事埋在心中已經許久,就如同一根利刺一樣。”
“就在幾月前,當時突厥鐵騎趁我大唐內亂剛剛結束,正是喘息之機南下侵擾,兵鋒直至長安附近。”
“當今聖人孤身一人前往渭水河畔同那突厥頡利可汗立定盟約才讓大軍退去,這一戰我大唐上至聖人,下至黎民百姓全都看在眼裡。”
“無奈老杜我一介書生,無以報國,座下學生也多是熱血青年,想要治學治國,以求驅除韃虜,天下太平,因此想要求小陳掌櫃一首詩,以明其志,告誡座下弟子修身治國平天下。”
聽到這裡,就便是陳曉都能夠察覺出來老杜那一腔熱血無處安放的感覺來。
突厥南下侵擾,多少黎民流離失所,天下好不容易迎來大治盛世,但又有多少人倒在了這前夜?
士子一腔熱血,以志報國,以詩明志,這些陳曉自然是能夠理解,並不覺得突兀。
反倒是覺得這才是天下士子該有的樣子。
想到這裡,陳曉點了點頭,開口道:“明白了,老杜,我便題詩一首。”
聽到這話的杜如晦頓時變得激動起來,滿臉期待的看著陳曉落筆。
只見那陳曉閉眼沉思了片刻之後,終於開始落筆寫詩。
杜如晦看的入迷,此時也不自覺的讀了出來。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陳曉這邊剛剛收筆,杜如晦就滿臉激動的大喊了一聲“好字”!
看著一臉激動的杜如晦,就連陳曉自己都搖頭失笑一聲。
至於那一旁看戲的長孫無忌,怔怔的看著那陳曉給杜如晦寫的詩,突然就覺得自己要的家訓就不香了。
瞅瞅陳曉給杜如晦題的詩,一首詩統共八句,其中前四句雖然寫的是景,但是卻將那陣前緊張的氛圍描寫的淋漓盡致。
無論是長孫無忌還是杜如晦,都是在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就追隨在其身邊,隨軍打仗什麼的全都參與過,自然是知道開戰前那種緊張的氛圍是個什麼樣子。
陳曉此人照理來說從未隨軍出征過,但是這四句詩詞卻如同一幅畫一樣,將那感覺和場景描繪的淋漓盡致。
再說後面四句,那更是將大軍的模樣一覽無餘,最後兩句更是將那一腔報國報君的熱血情懷徹底展現出來。